鄉民諷陸生,我為什麼不生氣、不反駁?

台灣大學政研所 洪鑫誠

近日,一則關於「陸生盼比照外籍生待遇」的新聞引發了不小的關注。隨後,我從FB上看到有陸生分享一則來自PTT的相關帖子。該帖作者對陸生、大陸政府、中國、中國人等概念不做絲毫區分,將兩岸政治歷史及現狀的種種是非雜糅一起,對標題中盼比照外籍生待遇的「陸生」一頓質疑與諷刺。而不少PTT網民在留言板更是清一色「猛推」,評論中充斥著人身攻擊和歧視言論。

其實,在點擊瀏覽之前,我就大致能猜到這幅畫面。這種情緒宣洩式的網路暴力並未給我帶來多少困擾。

未料到此事仍有後續發展,「影響」的陸生越發增多。後來,一位已畢業的陸生學長在微信撰文,對彼PTT發帖者進行了義正辭嚴的逐條反駁,並迅速得到不少陸生的聲援。出於「陸生」的立場,筆者頗有共鳴,也料想該文定能讓廣大陸生「出一口氣」。(編按:小編強烈建議大家去看看這位陸生的反駁,火藥味十足 XD:http://goo.gl/OJpRfC)

然而,同樣期許能盡己所能為陸生發聲的筆者,在這件事上恐怕會採取與學長不盡相同的手法:既不生氣,也不反駁。

我為什麼不反駁?因為對此種事件的熟悉和理解使我相信,不反駁可能是更理智的處理辦法。

如果我們認為應該反駁,不妨先回答「為什麼要反駁?」我想答案主要不外乎三個:「出口氣」、「講道理」、「正視聽」。每一個理由都光明正大,但其結果卻常常離我們的初衷很遠。

那就先說「出口氣」和「講道理」好了。

從前遭到無端言語攻擊時,我也嘗試做出冷靜回應。結果,這樣做非但沒有使對方平復,有時反倒惹得自己一身晦氣。此間原因並不複雜:當一個人把發言當成情緒宣洩的時候,他大概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跟你講道理。於是你的道理或是事實真相都並非其所求,哪怕你再有理有據地逐條反駁,何嘗不是無關(對方的)痛癢?

所以有時候,理解發言者的意圖,比理解他的字面論述更有助於清醒對待網路暴力

當然,你可能會說:「跟這種人講什麼道理,我就是想罵回去而已。」對此,我在情感上與你感同身受。但當我們控制不住這種情感,由它發洩回擊,是否只不過把自己拉到與挑釁者一樣的水平線上罷了?這真的是一種「出氣」?或恰恰宣示對方的「勝利」呢?

其次,再談「正視聽」。我想包括撰文反駁的學長在內,有許多陸生對這一群體在臺灣遭受的不公待遇感到不平,也不希望看到大家一次次無故「躺著也中槍」,受人誤解與誣陷。像是「陸生月領三萬」、「陸生健保全民買單」這種流傳甚廣的謠言,早已讓許多陸生吐槽無力。

事實上,台灣針對大陸學生來臺就讀,採「三限六不」原則,六不就包涵入學管道不同不會影響臺灣學生就學權益、政府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在校外打工或兼職、陸生停止修業或畢業後不可續留臺灣就業等。所以才會有陸生面對「月領三萬」的質疑,只好哭笑不得得說:「如果是這樣的話,台灣政府已經欠我幾十萬了。」

另外,關於陸生納保,台灣方面早有各種研究、報導說明,年輕、健康的陸生群體納保,不止不會對健保造成負擔,反而有助補貼健保體系。說實話,如非要計較個人得失,恐怕對多數陸生來講,每年需繳納的健保保費將普遍高於在台看病支出。那些對陸生都迫不及待想要納保的想象,還未免有些一廂情願了吧。

言歸正傳,筆者認為「正視聽」必要且關鍵,也是對此類帖子予以反駁的若干理由中很站得住腳的一個。

可是,社交網路及資訊傳播的諸多限制使得網路難以成為一個理想的「正視聽」的場域。就拿這次的例子來說,據筆者的角度觀察,PTT原帖之下的回應呈現一面倒的對陸生的諷刺和攻擊,而反駁文得到陸生們大力的轉載與讚賞。

那麼,在這一來一往之後,有任何一方的立場受到了影響與改變嗎?衝突的根源和挑事的網民得到任何的修正與檢討了嗎?恐怕都沒有。

當然,這並不代表PTT原帖的言論就有理了,或是學長寫的反駁文不夠正當。問題在於,用PTT和用微信的根本就是兩群異質的人,雙方似乎都在跟想像的人對話、跟圈子裡的人自嗨,都容易自以為「罵」到了假想敵的痛點、自以為「駁」倒了挑釁者的無知。其實可能只是將兩岸間的誤解在彼此所屬的陣營中擴散罷了

如果說,把兩群人放在一起能產生有效的對話嗎?然而,「抱團取暖」的惰性及資訊不對稱的限制,無論在什麼樣的社交網路中都必須面對

那麼,今天會高調「諷刺」陸生的那位網民及其同類,今後仍可以不受阻攔地「混淆視聽」。而今天為「反駁」和「出氣」拍手叫好的陸生,本就無需再被「正視聽」。

再來回答「為什麼不生氣?」這個問題。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知道這種極端的帖子呈現的畫面離我的個體經驗和現實生活都很遠。無端的指控於我實則分毫未損,又何必陷入挑釁者的話語體系,徒增煩惱呢?

現今在局部網路空間,讓一群既不用心閱讀,也極少走出家門看世界的「魯蛇宅宅」,憑藉淺薄的認知和粗魯的語言佔據表面的話語優勢,已十分令人惋惜。唯稍具理性、心智健全者,莫再受其侵擾與迷惑,誤將那暴戾的虛擬世界誤認為是真實才好。否則,諸如此類涉及兩岸的話題爭吵,不知還要為彼此民眾帶來多少誤解,建構多少虛掩的高牆,製造多少假想的敵我?

那又為什麼要反駁呢?對於出言不遜、混淆視聽者,我們為什麼不就無視它?不要生氣,不要反駁,不要分享,不要點擊。回應和反駁也許正當解氣,卻也會引發更多關注,刺激更多情緒。

而沒有點擊,沒有關注,沒有回應,沒有喧囂,讓他們不再能通過犧牲別人獲得存在感,不再能通過不負責任贏取曝光度。自識無趣之後,才有自省的餘地。如果不理性的溝通和片面的資訊傳播是一很難逆轉的結構,就不要把問題重複置於這樣的結構中去。

最為重要的是,我們都要更多地回歸現實生活,實實在在地去改變滋生偏見的土壤。去與一個陸生交朋友,而不要在PTT上道聼塗説、胡亂評論;去與一個台生交朋友,而不要在朋友圈動輒濫用「台巴」和「井蛙」。用實際行動去維護我群的名聲,用面對面的交談來克制彼此的情緒,用鮮活的日常去扭轉他者的刻板印象……

我相信,真正不懷好意、唯恐天下不亂的反社會者,在兩岸的現實中都只是少數。若無更多人的參與,恐也不會野火燎原。惟願兩岸大眾,不要再被這些少數拉入無盡的爭吵與偏見中去了。

最後,如果你仍然要問我:「不出這口氣的話,豈不是便宜了他們?」我便不得不承認那篇帖子好歹也說對了一句話:「你只想到你自己。」

viewpointtaiwan

Share
Published by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11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1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2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2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2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 年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