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新聞自由還是享受新聞自由?

媒體製造業生產線工人 檸檬酸

723晚,學生衝進教育部不久,臉書上開始出現記者失聯的協尋訊息,過一陣子,得知3個失聯的記者遭到警方逮捕。之後的24小時內,我的臉書湧現爆量撻伐,同業紛紛把大頭照換成「新聞自由(freedom of the press)」。

這不是第一次。一碰觸到「新聞自由」,尚未釐清狀況,同業便迅速而尖銳的反擊,像被拂了逆麟的反應,總讓我渾身搔癢,好像過敏發作一樣不自在。

「新聞自由」是新聞學者演繹出的概念,並不存在法學概念中,或者可以說是表現自由的一部分。記者的「身分」,並沒有被賦予比一般人有更多的特權(同理,學生的「身分」也沒有);採訪工作,仍必須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只是當採訪與法律界線之間出現衝突時,要不要跨過那一條線?是記者內心面對新聞專業與倫理的衝突,必須做出的選擇。

一個把記者工作當作職志的人,在從事新聞工作的第一天,就該有某一天可能上法院的心理準備,那是一種對新聞工作的熱忱與覺悟。法官或許會考量記者工作性質有不同的裁量,但那並不代表記者應該享受法律之外的權力。

特別是這次被逮捕的獨立記者林雨佑在他的臉書寫到:

「現在的我已經不受僱於任何組織,屬於獨立自主的公民記者,理論上,我有更大空間去選擇一個立場來報導,可以只發佈對抗議者不利的影像(如學生打警察),也可以站在抗議者這一邊,永遠只去協助指控警察濫權違法。」

讓我驚嘆,有多少獨立自主的公民記者,認為自己的角色是應該選擇「某一個」立場進行報導?

我翻找了大學時的新聞學筆記(是的,我還留著)。第一堂課的筆記裡我寫到:

「相信personal reality是很危險的,因為那可能只是部分、或被扭曲的,應該儘量使media reality更接近social reality,雖然social reality在哪我們可能並不知道。」

從以前到現在,記者是中立旁觀者還是參與者的爭辯未曾停歇,但兩種角色自我辯論都是為了讓報導更接近真實。而當參與的意識過度膨脹,記者與參與者的界線在哪,離真實是遠了還是近了?

這樣的論點許多同業大概都不以為然,但是,當新媒體帶來了變化,記者不只是記者,而是進入公民記者、甚至全民記者的年代,「記者」是否早該重新定義?在捍衛「新聞自由」之前,是否應先爭辯「新聞」的意義。當記者需要被重新定義時,「新聞自由」的神主牌,經常抬出來拜,究竟是好還是壞?

viewpointtaiwan

Share
Published by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9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9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0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0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0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0 個月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