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政研所 洪鑫誠
客觀上說,我是在台陸生中的一員。若不含各種交換生,這一群體在台灣的歷史已四年有餘。
不過,我在自我介紹的時候極少另外提出自己是「陸生」。幾乎在所有情況下,我的身份都未曾被懷疑過。甚而每當我覺得有必要跟新近認識的朋友申明自己的「敏感成分」時,常常略費一番功夫才能使其相信我不是在惡作劇。
因為腔調太「台灣」的緣故,我還曾經在上電視節目之後,被一些大陸網友惡語相向。在這些有點過於熱血的「同胞」看來,我好像是那種「崇台媚外」的主兒,好像早已「樂不思蜀」,把家鄉故土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可是拜託,這還就是我家鄉的閩南腔,加上一些更易於台灣觀眾理解的台式表達罷了。
我不理解,為什麼總有一些人認為,大陸人和台灣人各有一種「標準腔調」,大陸的那種一定要是字正腔圓、渾厚有力的,台灣的那種則必須是溫柔婉約、輕聲細語的。我想,當這些人在碼字之前多花一秒時間,意識到大陸也有南腔北調,台灣也有國、台、客與原住民之分之後,或可少一點固執的二分法,也少憑空想像一些爾虞我詐的戲碼。(編按:〈想像中的中國與中國人〉一文也有提到類似的概念。)
話說回來,這算是我極少在和台灣朋友面對面的場合「言簡意賅」地介紹自己是「陸生」的一大原因。因為這一個詞簡單到除了在你我之間人工架設一條台灣海峽之外,幾乎什麼也沒有表達。因此你會覺得驚訝,為什麼大陸人講話是這樣?為什麼大陸人會說「臺灣話」?……
所以我如果要介紹,我會說自己在泉州出生,閩南語是我的母語,以前來過台灣交換,現在又來修學位。於是我所得到的回應通常都是:「吼,原來你是泉州人,又呆這麼久了,難怪講話都沒腔調。」「哈?那你台語肯定比我會講吧,我都不太會。」……
如此一來,哪怕「陸生」還是「陸生」,但是這個詞的背後被賦予了更豐富、多元的內涵,不再只是刻板印象了。
當然,我會這麼做還有一個更個人的原因:即我覺得在人與人的交往中,諸如國籍、省籍這種標籤也許是最不重要的。(所以「學生」比「陸生」更接近我對自己的認知。)大陸、台灣,或是美國、日本也罷。我們人在出生的時候並不能選擇要投胎到哪裡,又何必因為別人和我們拿不一樣的護照而與其疏離、懷有戒心呢?
事實上,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這個世界上越是優秀的那些人們,越不分膚色,不分國籍,不分黨派地溝通、合作,乃至互惠。而越是糾結於想像的敵我劃分、熱衷於給別人貼標籤而拒絕了解,不啻固步自封,親手關上前進的大門。
試想,如果我們對在這個世界上休戚與共之同類的認識只是「他們是大陸人、美國人、台灣人……。」如果我們把那些和我們不盡相同、不同立場的人們籠統地歸類「強國人」、「689」、「台獨分子」、「公知」、「五毛」,甚至是「鬼子」、「匪」、「蛆」……。那麼我們何時才能克服人天生的懶惰與膚淺,抽離根深蒂固的傲慢與偏見?又何時能把那些「假想敵」去妖魔化,認識到他們最尋常也是最寶貴的,做為和我們一樣的「人」的一面?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