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家談, 焦點議題, 課綱爭議

從一綱一本到多綱多本的臺灣教育制度

29 7 月 , 2015  

八年級政治觀察員 林彥廷

2004年,國立編譯館正式退出所有教科書撰寫,開放給坊間出版社自行編印,「一綱多本」的爭議自此開展:考試超出範圍、將加重學生學習壓力等論點,在民間團體及教師聯盟的抗爭下屢屢出現,時任臺北市長候選人郝龍斌,更在參選時喊出「一綱一本、自辦基測」的口號,實施六年後終告失敗,如今教育部為解決高中課綱爭議,同意新舊版並行,形同未來學子將面對多綱多本的學習方式。

是多元?還是混雜?

猶記得當年實施一綱多本政策時,政府秉持多元教學、自由化論述的理念,卻引來教師難以命題,學生面對大考徬徨無助的窘境,參考書無不號稱適用各版本,藉此吸引考生購買,收錄各家內容後反大幅度加厚書冊重量,減輕學生壓力的教改口號,成效蕩然無存。

直至今日,高中教材仍舊混亂不清,就國文科而言,《過秦論》雖曾列95暫綱的「古文四十篇」,到101課綱中卻被歸類到「補充教材」,甚至部份版本更是毫無蹤影,「A類選文」、「B類選文」能否出現在學測手寫前兩大題也依舊仍無共識;歷史科而言,「彌兵衛事件」、「西英海戰」等亦是時有時無,於是「這本有,那本沒有。這個會不會考?」的對話常常出自於中學生的對話內容。反觀這次的課綱微調爭議,當教育部宣布爭議內容不考,新舊課綱並行時,筆者不禁感嘆,純粹的教育內容,竟要因為政治因素,再度蒙塵。

開放自由選書之後,達成多元並呈?

今天教育學者希望學生學習後,能讓社會注入多元意見,彼此互相激盪,然而,從頭到尾,「多綱多本」將只會造成人人擁有一種思潮,達成的多元不過是整體性質的不同,而非個體呈現的客觀思辨,原因無他,因為各校自由選書的結果,依舊是一校一本,選擇的教科書的標準何在?該校的學生豈不就失去了另外一種角度的資訊接收機會?

是故,兩種課綱並呈到底還是政治操作下的權宜之計,卻忽略了教育主體──「學生」的受教權利。筆者以為,如此次爭議最甚的「日治」與「日據」,教育要做的不是只選其一,而是應該宏觀解釋「治」與「據」在領地主體性上的差異,及造成社會意見分歧的根本原因;慰安婦一定有遭受戰時日本政府脅迫逼壓,但也同樣可能會有受「皇民化政策」影響下的自願者。一個歷史史實,歷史學家都能有不同解釋,就表示其一定有值得討論之處,而教育做的,正該是讓學生自由思考、相互激盪。

在現今升學主義下的臺灣,教育部「有爭議之處不在大考出現,請家長放心」一席話,無疑展現出息事寧人的心態,卻完全忽略了真正的教育應該兩者都解釋、闡述,筆者認為,深入的研究與討論才是促進學生價值養成的不二法門,不再將教育作為政治角力的舞台,才是根本解決「綱」、「本」的方法。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