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我們反而更需要愛國教育

台灣大學社會系學生 徐連毅

提到愛國教育(patriotic education)這個詞時,大家會想到什麼呢?中生代可能會直接聯想到「國立殯儀館」(編按:即國立編譯館,現已改制併入國家教育研究院)、「國父說服強盜為善」、「蔣公看魚逆游而上」等等的名詞,而年輕一帶可能會直接脫口而出「洗腦」、「威權遺毒」,然而,愛國教育真的是如此的負面嗎?

在教育理論上,愛國教育是屬於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的一環,也就是說,當一個國家在基本義務教育及進階教育階段要將一位年輕學子教育成「公民」時,愛國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凡舉知名的世界強國美國、以色列、日本等等的國家,都有相關的法案或是教育政策要求從小學至高中的完整愛國教育。以美國為例,至2012年已經有13個州參考台灣和中國大陸的升旗典禮制度,劃入小學教育的一環。愛國教育運用得宜的話,基本上可以促進一個國家內的認同,以及促進社會的和諧、增強國民自信心,長遠而言對於國家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累積,加強國民合作及國際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當然,愛國教育也可以用得像中共一樣,成為黨國系統封鎖消息、灌輸意識形態的重要工具

而在台灣當今的兩岸關係緩和、資訊流通快速、人民抗議力高的現況下,推行威權時期的洗腦愛國教育似乎不可能也沒必要。那麼,台灣社會的現況是什麼呢?

我們當今的社會,仍然陷於統獨及族群之爭,而前者更是被視為一種「國家認同」的爭論。在解嚴後,現存的政府體系對於正常化、非威權洗腦式的愛國教育並沒有一套完整的規劃,導致現代一輩的年輕學子,缺乏對這個政府體系、或是生存土地的認同感,歷史及公民變成了考試的學科,而非認識、認同這個國家、這塊土地的管道。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我國國內仍容易有族群分化的現象產生。年輕學子因為沒有一套中心的國族思想,容易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述拉攏,在價值觀仍可塑的時候就投入了偏激、不正確的思維中,對社會安定及國族認同產生不利的影響。

再加上,當今世界強勢文化如歐美文化的傳媒力量強大且滲透力高,在缺乏國家及土地認同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部分年輕學子自信心低、文化自卑而導致崇洋媚外。台灣的留外學生回國貢獻或就業的數量是世界排名前幾低的,我們當然可以歸咎台灣的工作環境差,但是若有高度的國家認同或土地情感,不是應該回來改變環境或造福鄉里?而且這樣做的留外學子也大有人在,只是不夠多。

根據最新的國家認同調查,我是台灣人的比例來到逐年新高,而要求永久維持兩岸現狀的人數也來到歷年最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又看到我國近年的年輕人才不回流及年輕一代學子國家認同分裂,當今的政府體系是不是可以尋求社會共識,效法美國、以色列等先進國家,配合傳播媒體及教育單位,重新建構一套以台灣這塊土地為本的愛國教育進入公民教育體系,把這塊失落的、被汙名化的教育拼圖給拼上,為我國未來的社會和諧及國家的正常化,種下一棵希望的種子?考驗著當今及明年政府的能耐。

viewpointtaiwan

Share
Published by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9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9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0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0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0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0 個月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