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策站小編二號 李慕白
廖元豪教授在本站〈「去政治化」的「教育中立」根本不存在〉一文中指出,政治社會化本來就是國民教育的功能之一,學術用詞叫做「價值涵化」,白話的說,就是「把民主社會的基本價值從小灌輸給孩子」。
民主價值的涵化大概還不會碰上什麼問題,但是國家認同的形塑,就很多人有意見了。台灣現在的問題,就是連最基本的國家認同都出現歧異。廖教授認為,這個問題的解決必須回到「民主政治」,也就是如果你不支持政府的課綱,你可以選擇把現在的執政黨換下來。透過民主選舉,多數意見便能體現成為課綱的價值觀。
可是,廖教授提出的是治標之計,而非治本之策。不同政黨輪番上台灌輸不同意識形態的結果,是不同世代的價值觀出現斷裂,社會的對立衝突也就愈趨嚴重。不管是先前的太陽花運動,還是現在的反課綱運動,我們都看見許多父母與小孩互控「被洗腦」,其實就是兩個世代之間在不同成長背景、受到不同意識形態教育的價值斷層。
筆者認為,要釜底抽薪的解決這個問題有兩種途徑:
第一條路是在不同意識形態間取得最大公約數,成為不因政黨輪替而改變的「台灣共識」,並以此「共識」做為國民教育的基準點。
例如「中華民國」就應該成為兩大黨之間的最大公約數,無論你認為中華民國的主權是及於全中國還是只限於台澎金馬,也無論你認為中華民國是合法統治還是外來政權,我們已經舉辦五次中華民國總統的全民直選,經過了雙翻轉的民主鞏固。拆除中華民國的正當性、建立台灣共和國,並不會帶給我們任何實質上的好處。既然如此,我們教導我們的下一代認同我們現在的這個國家,又有什麼值得爭議的地方?
可惜的是,意識型態的動員是最能有效區隔政黨的標籤。由於國、民兩黨在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因此,操弄統獨成為鞏固兩黨基本盤的最佳利器:「愛台灣派」批評對手是「傾中賣台」;「愛中華民國派」批評對手是「喪權辱國」。這種激烈的言詞有助於雙方的政治動員,所以,「推動藍綠和解」、試圖取得共識,其實對兩黨選舉沒有什麼好處。於是,在人民還沒有真正「覺醒」政客的操弄伎倆前,政黨政客為了要當選,只好持續分裂台灣社會了。
如果第一條路走不通,那第二條路就是徹底發揚多元精神,直接廢除課綱,讓支持統一與高喊獨立的教科書同時並存於市場,並相信市場機制終會取得最佳結果。
然而,這種充滿理想的自由主義顯然是過度信賴市場機制,也對「政治力不介入教育」的自制力太過樂觀。正如這次課綱爭議,雖然兩黨都強調「尊重學校的選書權」,可是,綠營執政的12個縣市卻決議使用舊課綱,藍營執政的南投縣則決議使用新課綱,只有雙北、高雄、新竹、苗栗、台東等縣市接受新舊課綱併行。就此看來,即便課綱被廢除,可是某些版本的教科書基於意識形態而受到地方政府的青睞,轉而向學校「強烈推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況且,台灣現在的問題並不是不夠多元,而是不夠包容、不懂尊重。如果這點最基本的民主素養未被「涵化」到國民教育裡,即便廢除課綱,還是會看到各種五花八門的政客或「公民」,舉著不同版本的教科書,在鏡頭前慷慨激昂的大罵「台獨黑手洗腦學生」、「中共統戰部隊介入教育」,然後課綱的戰場就開始轉移成為教科書的爭議。所謂的「多元」最終只帶來了老師的無奈、家長的憂心、學生的徬徨,以及社會的對立。
由此看來,課綱議題只是一個引爆點,基於國家認同歧異而帶來台灣社會的矛盾、分裂、對立、衝突,恐怕會在兩黨輪替執政的過程中,藉由不同的事件,一再的歷史重演。除非,台灣人民了解到「多元」的真正精神,在於相互包容、彼此尊重,並且有足夠的智慧能夠看破政治操弄的手段,打破意識形態的藩籬。所以,歸根究柢,想讓孩子不再被政治力量「洗腦」,終歸要靠人民的自我提昇來達成這個願望,也就應了那句老生常談的話:「孩子的未來,掌握在你我手中。」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