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民眾對話的結構與困局

台灣大學政研所 洪鑫誠

 

筆者近日於報上撰文,呼籲兩岸交流少一些語言暴力,得到一些朋友的反饋。尤其是曾經來往兩岸、或熱心兩岸關係的朋友,多有一些相似的觀察和感觸,大家對語言暴力在兩岸言論空間中的影響感同身受。究其原因,這種現象與兩岸民眾對對岸的認知多呈碎片化、兩極化不無關係。

正如張逸帆在〈想像中的中國與中國人〉一文所說:「真實的中國要比想像中的中國複雜得多,而真實的中國人,也要比想像中的中國人多元得多。」可是,由於兩岸之間的直接人員往來仍相對有限,大陸民眾有過長期在台生活經驗者尤為少數。大家對於對岸的認識,多從具有特定立場的教科書以及龐雜混亂的媒體報導中,潛移默化地形成一種通常缺乏系統、而且極少被經驗檢驗的模糊觀感。

基本上,這已是貫穿兩岸交流與對話的一種常見結構,然而身處其中的我們並非總是足夠冷靜而審慎。

首先,從小接觸的教科書是這個結構的根基,即便隨著時代的進步,兩岸都不乏對於教科書內容與立場的檢討與反思,教條的慣性仍然不可忽視。能在看待對岸時,真正經由親歷來重新檢視既有的認知,回歸中道理性者屈指可數。

其次,兩岸眾多的電視、報刊媒體(以及為數更多的自媒體)風格迥異,各有立場,共同呈現出資訊爆炸時代的兩岸圖像,一幅任何人難以窺得全貌的複雜圖像。從而,一來民眾通常只攝取全景中較小比例的一部分新聞報導,這些通常簡短的資訊有時幾乎連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也論述不清。二來,各種零碎資訊通過簡短的標題或社交網絡的轉發短評公開傳播,越草率的評論、越脆弱的邏輯卻經常以越快速而醒目的方式擊中受眾的眼球,乃至影響認知。

如此一來,受眾見樹不見林,又較易走極端。故在發表評論、參與對話時,既無法把握總體、區分主次,亦難以脫離偏見宰制、獨立思考。於是話說不到點子上、論述兩極化的情形屢見不鮮。

例如台灣媒體對大陸的報導,太多著眼於獵奇的社會新聞或單從枯燥的經濟數字論述大陸的發展,很難帶給受眾平和的眼光和有溫度的觸感。而大陸媒體對台灣的報導有些過於美化,而有些又過於偏激,使得大陸民眾在到過台灣之前,或抱持不切實際的幻想,或帶有本不必有的敵意,清醒者相對有限。

這些年來,筆者見過太多「各說各話」的困局,也三番五次面對開啟「上帝視角」、似乎獨佔絕對真理的語者。故一次次呼籲大家放下情緒、放下傲慢與偏見。奈何回頭來看,潮起潮落,台灣海峽之間的聲浪,依然波濤洶湧。

在這個每寫一篇文章都要做好心理建設的時代,希望冷靜的文字敢於直接面對混沌的輿情,不要輕易向非理性低頭。

除此之外,不論你我站在怎樣的立場,對於彼此共處的並不完美的對話結構,多一分自覺和檢討,少一些樂此不疲吧。

viewpointtaiwan

Share
Published by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10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0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1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1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1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1 個月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