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張競
隨著總統大選腳步接近,選戰情勢逐漸升溫,來自境外各方關切臺灣選情發展,以便妥善維護本身利益,完全不令人意外。但是在這整個操作過程中,有許多問題必須讓選民仔細思考,究竟這個選戰是為誰在選?到底這個過程能否實踐民主?
假若去問臺灣社會民眾,是否認為境外勢力會介入選舉?恐怕十之八九都認為這是事實,而且答案會相當近似。此因臺灣本來就具有相當身價,不論就經濟實力、地緣戰略價值與發展潛力來看,臺灣確實是任何強權都無法輕言放棄之重要地盤。
但若是再問到,境外勢力只會選擇與其滿意對象合作?還是不論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結果如何,都會尊重結果,並且嚴肅務實地與勝選者發展雙邊關係。這個答案就會相當分歧。但大體來說,北京總是會被認為絕對不會與主張臺獨者往來,沒有九二共識作為通關密語,最後必然就是會走向對抗與鬥爭。
但是華盛頓對此立場如何?由最近幾年發展情況看來,到底有多少臺灣民眾認為美國未曾選邊,或是認為美國只願意與特定陣營發展關係?這恐怕就要華盛頓仔細反省與思考。
去年臺灣地方大選,美國前駐臺官員出面表態力挺,華府釋出多項消息助威,最後選舉結果是讓華盛頓跌破眼鏡。難道美國沒有警覺到,在臺灣民眾眼中,華盛頓與北京已經逐漸愈來愈像,對台灣選舉的立場不再完全超然中立。如果越來越多臺灣民眾抱持這種觀點,那麼隨後華盛頓對臺灣政情發展,將會喪失賡續操作的空間。
若是穩操勝券,必然就會氣定神閒,知道對象必然要靠過來,就不會急著逼著對方選邊站。北京與華盛頓相互較勁的戰場甚多,但在競爭過招中,誰占上風何方落敗,從看誰須要積極介入操作,態勢就相當分明。
臺灣每逢選舉前後,來自華盛頓與北京兩方學者專家,甚或是退職官員,都發揮著試水溫、探風向與摸底牌功能;當然亦有扮演說客,企圖影響政策趨向與間接操弄選舉政見。但是從目前雙方頻繁接觸各陣營可能出線候選人程度,以及在初選階段的介入就達到如此水準,可顯出得失心有多重。
當前政府團隊從接任開始,就只知單方押寶,不考慮到多方下注。殊不知如此選擇,只有任人擺佈、操弄變成棋子,絕無可能成為入局參賽棋手。儘管很多政治評論家認為,過去幾年藍營忽略經營對美關係,但反過來說,華盛頓本身是否亦是受人操弄,而忽視與藍營交往關係?恐怕更須仔細反思。
選戰被迫選邊,豈有民主可言?我們必須思考,手中這張選票,究竟是為誰而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