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別讓殘忍成為習慣

16 8 月 , 2018  

媒體工作者 馬叔安

日前台灣遊客在肯亞意外遭河馬攻擊死亡,由於肯亞政府比照「一個中國」原則,因此在第一時間對外發佈消息時,把罹難者標示為「中國」籍。這讓部分台灣鄉民見獵心喜,紛紛發文稱快,直呼「河馬吃到髒東西會不會怎樣?」、「河馬現在應該已經中毒了」、「支那賤畜」……後來證實亡者其實是台灣人,狠狠打了這些鄉民的臉。

這已經不是某些台灣鄉民第一次對死者開砲。2016年滿載陸客的巴士因車禍燒毀,導致26人罹難,因為亡者多為大陸人士而引發許多鄉民的冷嘲熱諷:「火烤26條支那豬 爽!」、「超爽欸」、「426哈哈 裝慈悲的也太好笑」。

此外,有綠營民代公然指稱「陸配和外配差別待遇剛好而已」,歧視的態度昭然。此外,蔣公等歷史人物的靈柩或雕像屢屢遭到獨派人士的褻瀆或破壞。而且進行這些行為的人,似乎對自己的行為毫無愧疚,更因為得到社會上部分族群的支持,他們自認為站上了道德的制高點,不但將自己的行為公然錄影PO上網,甚至開記者會時只因不滿記者的提問,就強行將記者驅逐出現場。

筆者不禁要問,莫非這些綠營人士和鄉民所謂的台灣價值,就是歧視陸配與侮辱亡者這種近乎是泯滅人性的言行?難道在他們心中,凡是非綠營者,皆不配擁有生命的尊嚴與價值?再進一步問,是誰賦予了或是強化了他們這種高舉某政治立場的大旗,在面對非我族類時,就可以肆無忌憚、唯我獨尊的心態?

如果說政治人物發出此種言論是為了爭取某些選民的認同與支持,那麼為什麼這樣的言行似乎確實可以收到政治的效果?是什麼樣的群眾支持、肯定並且擴散了這樣的價值觀?以致於讓某些鄉民們,有樣學樣,覺得自己的這些言論正是在體現他們所謂的愛台灣精神以及自我價值?更甚者,他們也許相信這樣做能夠得到同儕的讚賞與認可?

民進黨長期致力「去中國化」運動,凡是和「中國」、「中華」扯上點邊的都被打為社會乃至於綠營所謂的「台灣價值」的對立面。不知是不是因為這樣,中華文化中的「慎終追遠」、「仁民愛物」等精神,也跟著從某些政客的所謂「台灣價值」中被剔除?

當一個社會的領導人縱容,甚至鼓勵社會上「仇恨」、「歧視」的氛圍蔓延,那麼會有人出現上述對大陸人士與亡者的侮辱言行,恐怕也不奇怪了。

在民主社會,有不同的立場很正常,然而如果立場的存在需要以拋棄自己人性中憐憫之心與良善天性為代價,那麼這樣的立場甚至這樣的價值,不但無法造福群眾,還將是拉低社會道德底線、讓台灣人的集體性格愈趨殘忍乖戾的元兇。

photo by <a href=”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s-vectors/heart”>Heart vector created by Vectorpocket – Freepik.com</a>

,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