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台大國發所碩士 呂謦煒
二二八到白色恐怖,總被認為是泛綠陣營的神主牌。最近的全聯中元廣告影射「陳文成事件」,掀起了一陣討論。有些人直覺批評「萬惡的國民黨」,有些人則拒絕甚至厭惡討論此事,認為討論這些事情的人都是別有用心。
筆者認為,現在是民主開放的社會,我們當然可以也應該討論與反思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議題,這不該是禁忌。然而,如何理解過去的這些事件,涉及到當前執政黨蠻幹的「轉型正義」議題,筆者不揣孤陋,撰文加以討論。
討論過去的事情,就不能不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1949年政府遷台,1950年代後有韓戰與越戰,彼時共產與民主陣營冷戰方熾,國民政府鑒於大陸之失,軍隊內部的間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決絕的以「動員戡亂時期」的名義捉拿匪諜,聲稱「匪諜就在你我身邊」;這確實讓共產勢力無法進佔台灣,但也確實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而經常資助黨外民主運動的陳文成,1981年於返台探親時突然行蹤成謎,後來在台大研究所圖書館旁被人發現屍體的「陳文成事件」,成為許多人開始追求民主的轉捩點。
歷史的進程有多面性。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固然形成許多冤假錯案,但也阻擋了共產勢力入侵,同時也創造了舉世稱羨的「台灣經濟奇蹟」。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固然造成許多家庭的破碎,但也藉由經濟的發展,讓許多民眾過上了更好的生活。
何況,中華民國的政治轉型從1987年國民黨時代開始,歷經三次政黨輪替以迄於今,並沒有憲法與政權上的斷裂;除非「獨立建國」、「正名制憲」,否則當民進黨政府在處理歷史問題時,不能不考慮,民進黨政權的合法性,正是奠基在過去中華民國(威權或民主)體制的合法性上,一脈相傳而來。
以現在許多人追求的「轉型正義」來看,其最終目標是尋得真相,並讓族群間能夠真正的和解,以攜手邁向未來。在「轉型正義」的實踐過程中,如何詮釋「歷史」,如何對「歷史」的多面性加以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課題,而這絕非片面的真相或是政治的操弄,所能換取得來。
從德國到南非、從西班牙到智利,「轉型正義」依照各國的環境與處境的不同,執行方式各有差異,並沒有普世的執行標準。我們應該考慮台灣獨特的歷史背景,以及合法性一脈相承的實際情況,審慎面對與處理歷史問題。
以現在台灣的「黨產會」與「促轉會」為例,美其名為促進「轉型正義」,實際上卻是以政治追殺的方式,毫不顧慮過去歷史背景的複雜性與多面性,便率爾以今非古的凍結社團法人財產、干預社團法人營運,或者全面否定某位人士,毫不顧及其帶給各種族群的不同歷史記憶。這不符合「轉型正義」的目的,也不會是「轉型正義」的真正實踐。
photo by <a href=”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s-vectors/hands”>Hands vector created by Freepik</a>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