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時事評論

馬英九難題(Ma’s Grand Question)

學術工作者    黃靖麟博士

2016台灣的民主再次勝利,展現在第三次成功的政黨輪替。新政府上台之時,正是反思馬前總統英九之八年施政最佳時機,也可作為新政府的借鏡。

前朝政府國發會,於5月20日政府交接前就馬英九政府時期之治安改善、交通建設、推動觀光、兩岸交流、農村再生等13項議題進行調查,調查發現最重要的成就在「活絡外交」有74.8%以上的人滿意,而「九二共識下的兩岸交流」也有高達53%的群眾表達肯定。若此為真,那以反對兩岸服貿之太陽花學運,並以此新興政黨之「時代力量」又從何而來?這簡直可稱為「馬英九的難題」(Ma’s Grand Question),即:表現最優異的外交與兩岸政策,卻成了國民黨失敗的主因。

此難題,讓我想到在科技史學中著名的李約瑟難題(Needham’s Grand Question),李氏為英國劍橋大學專攻科技史的學者,早在1930就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即:「縱然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卻沒有讓科學與工業革命在中國發生?」這有諸多的探討與解釋,李氏認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解釋是「官僚體制」的兩個效應,其「正面效應」在於透過科舉制度,得以選拔大量人才,使管理井然有序;其「負面效應」在於新觀念很難被社會接受。換句話說,科舉制度不考這些新玩意,聰明的學者自然不往這個方向鑽研,科學技術自然不受重視,並在19世紀末深受列強侵略之苦,迄今仍期望能「超英趕美」,成為科技大國。

馬英九難題與此相同,活絡外交與九二共識下兩岸交流,正面效應穩定了兩岸與國際關係,大陸因此對台灣讓利應有利於經貿發展,惟成果仍然不佳;故其負面效應卻成了經濟發展不佳的「原因」,更在政黨競爭的過程當中,被指為賣台政策,國民黨又無法有效論述與辯護,自無法獲得社會共鳴。馬英九競選時期的「633」與「黃金十年」等兩政見,全面跳票。

以馬執政2008-2015的經濟表現進行比較,全球該時期平均有3.2%經濟成長率,但是我國平均僅為2.81%,在四小龍中略高於香港的2.64%;出口成長率只有2.84%居四小龍之末、失業率為4.47%居四小龍之冠、薪資成長率只有0.04%、平均投資率成長0.52%、民間消費成長1.87%。此外過去八年外資來台每年平均為50億美元,可是對外投資卻高達158億美元,其中的103億更投資在大陸,因此國內投資動能不足,附隨便是失業率與薪資下降。同時間,中高階人才也隨資金與市場機會前進大陸,這更讓許多企業聘不到所需人才,馬總統經濟政見,不跳票都難。

經濟不振且對大陸投資過高,引發了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是社會民怨的集體出口,將「失業率」與「薪資不佳」怪罪在國民黨的兩岸政策。2016總統選舉時,黃安檢舉同為藝人的周子瑜舉國旗的自我介紹,是一種台獨行為,韓國經紀公司顧慮大陸市場要求周氏公開道歉,旋即引發軒然大波,社會主流聲音幾乎一致指責這是國民黨兩岸政策失衡之故,並為民進黨奠下大勝的基礎,經調查有11.4%選民因此改支持民進黨,國旗事件之政治受益者居然非國民黨,自此選民心中國民黨不再享有大陸政策的優勢。

1992年,前美國柯林頓總統曾以It’s the economy, stupid!(笨蛋,問題出在經濟)贏當時在波灣戰爭獲勝,聲勢如日中天的老布希。顯然的經濟問題掩蓋了戰爭勝利所帶來的和平,在台灣也掩蓋了馬英九的和平聲望與兩岸關係的躍進與突破。「李約瑟難題」道盡了中國古代科技文明囿於求取功名的社會氛圍,而無法進一步發展。2012年的《經濟學人》曾以Bumbler一詞形容「馬英九難題」,此道盡了這八年國民黨兩岸政策的委屈,兩岸躍進發展,也自此功虧一簣。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11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1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2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2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2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 年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