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副工程師 林昆郁
上禮拜接到許多來電詢問ESCO等相關問題,其中有一通是我特別有印象的,該用戶表示它們的電梯想要汰舊換新,廠商表示汰換後應可節省約50%支援有電梯耗電量。經過詳細詢問其規格與使用情形後前後比較試算,確實有其可能性。
新型電梯除了更智慧化的排程控制與待機節電模式外,車廂內採用LED型照明(空車時可感應熄滅),並採用永磁式馬達及電力回生裝置;另筆者也建議該單位若對其節能量有所疑慮,可委請第三方公正單位協助量測驗證之,或請廠商出示相關節能認證或標章(如ISO 25745或VDI 4707)等亦可。只是若要完全採用ESCO機制來給付新購置之電梯相關設備費用恐會有些吃力。
所謂的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 )主要是提供能源效率全方位改善服務的一種事業型態,協助工商業界擬定節能計畫,所需的費用則由改善能源使用效益中償還。因為不用另外籌借資金,較能吸引能源用戶進行節能計畫。
簡單的說,就是耗電設備汰舊換新後將其所節省下來的能源費用轉而來作為償還供應商的工程及設備費用;這樣的好處是若無大筆預算,便可採此一方式分期付款之,也可確保其節能功效與保證。
如此機制在台灣業已施行頗久,也有其穩定的成長趨勢;而目前在空調、照明、 熱能及相關製程節能均有其成功案例可供參照;唯電梯此項設施確實少有人提及,原因不外乎是重新購置換局部汰舊換新之成本仍較高,且其實際節省下來的電能雖較以往突出許多,經筆者研究可達10~ 40%不等之節能量,但若換算成能源費用(電費), 每部電梯年最高僅約節省1~2萬不等之效益。
其主要原因除了台灣電價相較其他國家低廉外,也跟電梯非長時運轉及常態滿載之運行特性有關;另現行電梯後方均設有其配重塊可供其減少捲揚機的耗功比重加大,故筆者建議,或許可朝向現有電梯增設電力回生裝置著手;增設此一設備並不影響原有運行作業(有無裝置此一設施使用者搭乘時均不會察覺),且不占空間,投資回收成本也較大眾所能接受。
經詢問台電工程月刊編輯部亦表示此一裝置為市場上已十分成熟穩定 之產品(台電大樓亦有裝設),筆者認為,這樣的設備取得及裝置方式還是委請原有電梯保養廠商 較為適宜,一來較不影響相關維保合約等問題,二來專業的問題還是交由專業人員處理較佳,再者也很少人有其機房鑰匙。
因此筆者真心建議我國電梯維保商可採用ESCO模式導入電梯電力回生裝置的建置工程,除了可有效抑低我國用電需量外(若全國均裝設約可減少台中最大百貨總體用電量),亦可減少用戶電費支出負擔 ,也可增加其些微營運收益。
筆者藉由訪談中華民國電梯協會顏長榮組長,探究為何我國推廣至今,設置普及率仍低於5%,得知其原因為,大部分用戶與從業人員並無相關電梯節能資訊及規劃經驗,故其建議政府逐步由一般民眾、技師公會、檢查員及電梯維保廠商等教育訓練之相關活動,持續說明及推廣教育之。
另羅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湛存道經理亦表示現行法規(CNS 15827)並未規範或要求電梯電力回生裝置之產品檢驗、裝設規定或標準,及部分廠商由海外大量進口劣質產品,使得其民眾難以分辨如何選購適合產品,故期望政府能增修相關規定或準則。另建議可草擬綠色電梯等相關節能認證或標章(如ISO 25745或VDI 4707),並定義簡易量測及推廣方式,以深入市面及其節能觀念與認同感。
此外,筆者透過現場實際訪談統計,絕大部分能源用戶則表示該設備之合理回收年限約在3~5年內,經詢問台灣三菱電梯股份有限公司張茂雄專員說明得知因其成本考量 ,若要求增設電梯電力回生裝置之回收年限符合一般大眾期望,恐需政府提供相關補助措施方能達成,故筆者建議我國電梯維保商後續可評估導入ESCO效率評估及補助模式,並列舉各地方政府之補助相關辦法,以供能源用戶選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