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主任 包正豪
自蔡英文當選總統以來,兩岸交流急凍。反映在經濟層面上,最明顯的就是大陸觀光客的逐漸減少。民進黨政府和泛綠媒體及支持者,先是對此嗤之以鼻,認為「沒有大陸觀光客的台灣更美」;不然就是拿出統計數據來告訴大家,陸客減少,但是來台觀光客的總量還是增加,試圖淡化陸客減少的經濟影響。另一方面,社會卻能夠感受到陸客減少對台灣經濟的衝擊。
為什麼同一個客觀事實,會有截然不同的解讀與感受呢?理由很簡單,就是大家都選自己想要聽的和想要看的來講,卻不曾真正地去省思台灣觀光產業當前的問題與應有的因應作為。粗俗一點說,就是一堆子人打嘴砲。但是,媒體可以偏頗,鄉民可以無知,但作為政府,應該要拿出辦法來,用政策引領觀光產業發展,而不是像無頭蒼蠅般不知所措。
過去八年的觀光發展政策,直白一點來說,就是衝量。政府念茲在茲的是來台觀光客人數,目標從百萬到千萬,主要客源就是陸客。但是大量觀光客湧入台灣也造成環境負載力無法負荷的問題,於是東部火車票一票難求,觀光景點人滿為患,休憩品質低落,這是國民黨執政時期所備受詬病的問題。但不可諱言的是,台灣觀光產業的產值是提高的。
在野時期的民進黨,對此大加撻伐,認為不應該為了賺取小利而犧牲環境和生活品質。認為觀光產業應該轉型,從仰賴團客,改變為以自由行旅客為主。但諷刺的是,民進黨執政以來,面對陸客減少的問題,所開出的藥方卻是「到大陸行銷台灣觀光」,然後呼籲「大陸釋出善意」。
假設民進黨政府組團到大陸行銷台灣成功,大陸政府也釋出善意,恢復開放大陸旅行團來台灣,陸客來台的數量回升到過去的水準,甚至更高。試問,這時候難道就不會有陸客過多造成環境無法負荷的問題嗎?還是,民進黨政府可以再度憑藉如簧之舌,把它解釋成完全不同的結果?
顯然地,民進黨政府沒有開對藥方,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出在哪裡。現在政府應該仔細思考的是,怎樣創建自由行旅客的友善環境,使自由行旅客更願意來台灣旅行。如果能夠做到這點,那麼陸客旅行團的減少,將可以成為刺激觀光業者改變投資經營方向,繼而促成觀光產業轉型的契機。
但是怎麼做呢?這真的不是政府高官靈光一閃就能解決的。對觀光環境的體檢,是決策之前所必須做的事情。事實上,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日本阿蘇就給我們很好的學習範例。
阿蘇過去的觀光產業仰賴旅行團的駐足,但因為熊本地震之後交通斷絕,大型遊覽車無法進入,所以團客絕跡。阿蘇市政府面對此一問題,毅然決然放棄過去配合旅行團的觀光發展模式,而全面轉向自由行旅客發展模式。但因為對自由行旅客的旅行模式和需求並不瞭解,所以阿蘇市政府決定求助國外年輕人,希望透過國外年輕學生的親身體驗,能夠提供建議給阿蘇市政府和觀光發展協會做為改進施政之用。
有鑑於此,剴切地呼籲政府主管觀光發展的高官們,如果真的要推動觀光產業轉型,請先靜下心來,開始體檢台灣的觀光產業環境。看看要吸引自由行旅客的話,我們還欠缺什麼,然後據以改善。千萬拜託不要再搞什麼補貼政策。補貼只是把錢從全體納稅人的口袋掏出,放進一小部分人的口袋裡面。這樣不僅不道德,也對扭曲的台灣觀光環境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