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過勞之島,從小開始?

10 10 月 , 2020  

國中教師  具代永

 「老師,我可以拿早餐出來吃嗎?」,每次上早上第一節課,總是會有學生提出這個問題,一開始我會反問學生:「早自習的時候為什麼不吃,要拖到現在才吃?」

現在我索性不問了,因為小黑板旁密密麻麻的早自習考試,就是學生沒時間好好坐下來吃早餐的主要原因。台灣學生的到校時間和在校時間與世界各國相比,名列前茅,可謂另一種形式的台灣之光,再加上半強迫參加的第8節輔導課,以及補習班的課後再加強,筆者經常看到晚上9點、10點,還有中小學生揹著書包在外頭流浪。

這些學生等於一日三餐都在外面解決。孩子們在學校、補習班、家庭這3個地方日復一日的3點移動,考試卷、講義、課本、習作堆疊起來,與人齊高。教改20年,標榜快樂學習,消滅補習班,結果呢?

 台灣學生過勞的問題年年都有人拿出來討論,基本上,這個問題可以分成3個層面來討論:

第一、雙薪家庭的原罪:很多家長也知道孩子留第8節跟上補習班其實都過勞了,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但考量到孩子回到家,沒大人看顧,會有安全性的疑慮,這時便宜又大碗的學校第8節輔導課,就是一個大型安親班的概念。

而孩子的成績和課業,其實很多高學歷的父母是可以自己教的,但由於父母自己也是過勞的受害者,下班之後已經累癱了,直接付錢讓補習班去盯孩子的成績就成了最簡單省事的方法。

所以筆者發現有家長一個月付好幾千元的補習費,卻連最基本的聯絡簿學生作業沒寫,就直接簽名。孩子的教育,不是靠錢就可以解決,需要的是關心和陪伴以及大人的以身作則。但過勞的家長從小用手機和金錢豢養一群過勞的學生,然後不斷的複製貼上,形同惡性循環。

第二、把學生當成超人:我們的教改標榜多元學習,試圖打破分數至上,考試填鴨的時代遺毒,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想要拚頂大或明星高中的學生,最後關鍵還是成績,計分方式從分分計較走向級分制與等第制,衍生的問題便是學生除了成績之外,還要練體能、做志工、爭取做幹部、高中的學習歷程更是耗費心神。

主事者立意良善,希望學生全方位發展,這些專家學者們不妨捫心自問,若時光倒流,當年的你們套用現在的這一套入學制度,真的能快樂學習,真的能減輕壓力,真的公平嗎?

第三、硬要孩子符合大人的期待: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話:「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老師排了一堆考試跟作業,家長硬要孩子一個禮拜排6天的補習,只要孩子抗拒或提出質疑,大人總會搬出這一句話反駁,真的是為了孩子好,還是只是為了滿足大人自己的虛榮心呢?如果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那麼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這一切是如此的理所當然。

台灣學生的過勞問題,非單一面向可以解決,筆者衷心希望這樣的陳疴,能有終結的一天。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