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碩士 藍蝴蝶
近日引發香港連續數週街頭事件的《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俗稱《逃犯條例》、《逃犯條例》、《引渡條例》、《送中條例》等,是由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倡議,並得到中共中央政府肯定和支持,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交香港立法會審議的一個法律草案。
反送中爆發衝突
該提案源於發生在台灣的潘曉穎命案,礙於今時香港法律尚無法向臺灣移交嫌犯,且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宣稱原有《逃犯移交條例》不包括中國大陸及澳門亦為「法律缺陷及漏洞」,是以向中國大陸、澳門和臺灣等司法管轄區移交嫌疑人和進行法律協助。
不過,《逃犯條例》之修訂引發極大爭議,有人質疑香港原獨立司法管轄區的獨立性或遭削弱。5月3日至24日香港立法會在立法程序過程中激烈攻防未果,後政府宣布《逃犯條例》繞過委員會如期在6月12日逕付大會二讀。
2019年6月9日由民間人權陣線以「守護香港反送中」為名號召大量市民進行大遊行,旨在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即「反送中」活動)。
但香港政府仍決定繼續交立法會大會審議,結果在6月11日晚上開始有示威者到添馬公園聚集。6月12日早上示威者啟動佔領金鐘行動、強占立法會附近街道,企圖阻止政府進行審議,同時也爆發警民衝突。
三日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6月15日宣布暫緩修例,令政府有足夠時間重新諮詢,向公眾作更多解說。
林鄭月娥所釋出的初步善意並未獲得民間人權陣線的認同,民間人權陣線認為林鄭應撤回《逃犯條例》。為此,民陣呼籲市民在6月16日再次上街遊行示威。
而反對《逃犯條例》示威運動囊括:遊行、集會、鼓勵三罷(罷市、罷工、罷課)、彈性上班、不合作運動(阻礙港鐵)、獨狼式襲擊示威(機場)、佔領街道、佔領立法機關、圍堵行政部門與警察總部、學校聯署運動、國際媒體登廣告、輕生等一系列抗議行動。
蔡政府見縫插針
自從香港出現大規模反《逃犯條例》示威運動以來,當地局勢持續升溫緊迫,更嚴重擾亂了香港居民及外來人士的生活節奏與秩序,同時還破壞了香港的形象。
就在鄭月娥在香港飽受內外夾攻、腹背受敵(35國家聲援反《逃犯條例》)困境,為台灣追求法律協助、倡議《逃犯條例》的同時,在台灣的執政黨也就是民進黨們則搞起見縫插針的政治動作。
當香港爆發反《送中條例》抗爭,蔡英文總統即對香港情勢表達關切。蔡表示《逃犯條例》有侵害人權的疑慮,希望港府認真看待抗爭訴求,與人民對話溝通,不應該倉促強行通過法案。她還說,這件事讓台灣人民最深的感受是,「一國兩制」是不可行的,尤其民主化的台灣,「一國兩制」不可能被接受的,台灣人民更珍惜現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事實上,蔡英文說的這些話,除了《逃犯條例》有侵害人權的疑慮得再商榷外,就某種程度而言並沒有不對。但諷刺的是,在台灣侵害人權之最大嫌疑犯(《黨產條例》、《促轉條例》等等),臉不紅氣不喘地當起獨眼怪叫罵他人;不禁令人聯想,這是否是蔡政府為2020感到不安跟憂慮,因此預先在政治立場及意識形態上做好攻防的準備。
北京克制嗎?
其次,應該要談談針對香港反《逃犯條例》示威運動,北京中央政府的治理格局。據觀察,港府自回歸大陸以來,北京對民間示威向來十分「克制」。何以稱之為北京中央政府「克制」概念呢?
回顧2014年非法占中啟動當天,數以萬計學生及市民佔據了靠近香港政府總部的金鐘干諾道中路段,坍毀交通。警方為恢復交通,向示威者施放了87枚催淚彈,試圖驅散。
不妨看看2018年11月法國的「黃背心」運動。法國中產階級因不滿油價持續上揚以及馬克宏政府調高燃油稅而上街抗議,形成這個運動。
儘管法國政府釋出部分善意,希望透過溝通、減稅等方式解決這場抗爭,但卻始終沒有消除民怨,甚至越演越烈。「黃背心」運動每週六都在法國各大城市抗議,首輪抗議是在2018年11月17日,吸引逾30萬人參加,示威者在搭建路障,阻塞道路及多達十處燃油庫,情況很快地提升至公共暴力的層級,非法搶劫、暴力行為已經模糊了最初和平訴求焦點。
《歐洲時報》援引法國治安部隊的數據稱,2018年11月24日的遊行示威總共發射了5000枚催淚彈,頻度達到了1分鐘發射1枚以上,消防員還撲滅了100多處火源。
黃背心運動有數千民眾被捕
此外,巴黎檢察院指出,11月24日「黃背心」運動示威期間,總共有103人因涉嫌暴力行為被捕,其中5名未成年人,101人被拘留,28人被延長拘留,47人已被移送法辦,其中20人26日當天依緊急出庭程式受審。
而這僅僅是11月24日一天的資料;在整個「黃背心」運動中,高達數千人被逮捕,法國治安部隊甚至將裝甲車開上了大街,以驅散暴力示威者。
美國總統川普2019年7月22日表示,他並不認為陸方刻意阻止示威者,因為陸方如果想的話,確實可以阻止示威者;川普並說,他認為習近平表現得非常負責任,街頭抗議已經進行好一段時間了,「我希望習主席能做正確的事。」
欠缺意見領袖的香港反《逃犯條例》示威運動演變至今,種種示威行為在理與否、北京中央政府治理格局成熟與否?筆者認為,人們應該要根據數據資料及客觀事實記錄做判斷,而不要被持有特定政治目的的人帶風向甚至催眠。
圖說:蔡英文總統針對香港反送中公開發表談話。(圖片翻拍自新聞畫面)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