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瑋
我18歲,沒有投票權,對於近期彰化縣長的一些爭議有幾句話要說。關於政策,我始終相信政策是畫一個願景,一個長遠的願景。在其職務範圍內所能達成的目標之中,我們願意把手上的那票,投給提出離自己最近的那個願景的人。於是,營養午餐也好,免費假牙也好,我都不認為是個好的政策,或者是應當拿來當選舉政見的政策。
先談談營養午餐這一回事。還記得小學一開始,每個月得花約一千元的錢來繳納營養午餐,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只記得大人們嚷著小孩的午餐免費囉!於是看到了選舉公報上只要是縣級職務的選舉,幾乎都會提出「營養午餐免費」這個議題,在某個層面上,或許只是個為了選票而設立的政見。
為什麼我會說,營養午餐免費是個假議題、為了選票而生的政見呢?我本身接受營養午餐免費這個福利好幾年,就一個學生的觀點來說,營養午餐免費當然是好事,但相對也犧牲了營養午餐的品質。對,我個人覺得犧牲了品質。
過去,營養午餐使用者付費的時候,營養午餐的菜色「感覺上」不太會因為月初/月底的關係而有所影響。當營養午餐全面免費後,「似乎」總是月初的菜色尚可,到了月底,經常會出現一些冷凍食品與菜色。
也許,有人會覺得使用者付費與免費間菜色的差異是個「感覺」,而不是事實,但無可否認的是,當使用者付費時,我們相對有較好的權利去要求廠商或學校,針對營養午餐的內容與衛生,去做加強與檢討。營養午餐免費吃了多年,當營養午餐免費後,就個人的讀書經驗,我們似乎在免費中,喪失了表達意見的權利。
好,我們姑且不談營養午餐的免費與付費間,權利義務與內容中有什麼差異,就政策觀點來看吧。如上所述,無論是公民課本,還是政論節目、新聞,沒有人會去否認政策與政見應有前瞻、宏觀的視野。營養午餐,是否具備長遠性,有達到它原先應達成的目標呢?
我個人認為就政策的角度上來看,它本來就不該是齊頭式平等的政策,如果說改回「限制性」的免費是一種錯誤,那麼這個錯誤必定是建立在最初制定這個政策的人只想到政治,沒有想到財務與實際效益。
營養午餐的免費,常見的支持說法是要「照顧弱勢學童」、「讓學童不用為了營養午餐擔憂」等。這些說法,統整後我們可以初步的認定營養午餐免費這個政策是為了照顧弱勢學童,讓學童有午餐吃,且若家中有困難還能將剩菜剩飯打包回家的一個政策。
以支持這個政策的說法所統整的資訊來看,我們根本就不需要全面免費。因為打從一開始,這個政策的初衷就不該齊頭式平等的免費。既然我們是要幫助弱勢學童,要讓他們不用為了營養午餐費而困惑,那麼我們何必要讓所有學童都享有同樣的待遇呢?
有人說,齊頭式平等是為了避免歧視,避免讓享有這個福利的學童自卑,更何況,沒有免費學童怎麼有權拿走剩菜剩飯?我想,會提出這樣的觀點,不但無法驅使教育走向一個更多元開放、尊重異己的目標,反而使得原本可以機會教育的事件,成了一個負面教材。
我們當然知道歧視無所不在,也知道弱勢族群可能因為自尊而放棄自己應得的特殊福利,但正因為社會上對弱勢族群存在著一種病態的觀點,我們才更應該教育學生、社會大眾,需要拿到那些幫助的人沒有錯,我們不該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
至於剩菜剩飯,這始終是個不存在的問題。從國小到高職快畢業了,我沒有看到需要拿剩菜剩飯的同學們,有因為需要付費與否,而有不同的狀況。我相信台灣人是善良且充滿同理心的,也正因此,我們無須擔心營養午餐付費與否,會不會導致弱勢的學童拿不到他想拿的剩菜剩飯。我們該擔心的,是一個教育究竟要失敗到什麼樣的程度,才需要從頭到尾都用著虛偽而不存在的假設來掩飾歧視之實。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View Comments
免費午餐與財政昏迷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1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