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要改革也要尊嚴

3 9 月 , 2016  

科技業從業人員  Betty Cheng

2016年9月3日,中華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的軍公教勞退團體遊行在軍人節這天於凱道展開。

軍公教人員站出來遊行,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該算是一等一的大事,那不只是員工對自己雇主的控訴,而這個雇主正是國家機器最高指導單位,也就是中央政府。因此,我們自然要明確了解其遊行訴求。九三遊行的訴求是「反污名、要尊嚴」,反對的不是所謂的「年金改革」,而是反對在「年金改革」過程中,放任軍公教被污名化。

當國家財政吃緊,開源有限時,就得節流以避免過度開支而導致破產,許多制度也自然會在此時被拿出來檢討,其中年金制度也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來並要求改革,既然是要檢討改革,自然會有人福利會受到限縮。

改革之所以為改革而非革命,便是要讓改變緩步進行,讓整體社會在較為緩和的氣氛下,完成改變與革新。

改革的做法有很多,政府要改革,可以放任或甚至搧動一群人指著另一群人的鼻子,說對方是既得利益者,都是因為這群貪得無厭之人,讓大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是他們讓國家破產,倒致自己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下下下一代無以為生,所以現在要把福利削減掉,實行所謂的世代正義。

相對的,政府要改革,領導人也可以帶頭跟一群人說,謝謝你們幾十年來的貢獻,謝謝你們在國家民生富足時,仍願意拿相對保守的薪水來支持國家行政體系、教育體系、國防體系的正常運作,很抱歉的是我們現在面對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將制度作稍微的改變來讓政府可以繼續運作下去而不至於破產,如此可以讓國家的未來稍有餘裕。政府覺得怎樣的做法比較容易達到所想要的改革效果,而非引起毀滅性的革命?

老實說,我相信絕大部分的基層軍公教警人員都會理解並且接受年金需要改革這件事情,而台灣每到選舉期間這些議題也會被重新提出來劃標籤,年金制度不是沒有改過,但往往改來改去,影響最大的通常是基層人員,以本俸計算繳退撫金,以薪資來計算所得替代率,反而讓真正的肥貓仍然繼續享有優渥的待遇繼續養肥中。其中有反對政府,只知天天窩凱道不事生產者卻還是硬要領十八趴的;也有領著十八趴繼續罵著十八趴的,亦所在多有。

當然,年資到了,符合條件,領十八趴優存利率本也是早進入職場者的權利,可總有些人吃相難看到會讓人看了食不下嚥。之前吵十八趴,說實話,從民國八十四年實施退撫新制後之後的年資或是新進人員早已沒有了這萬惡的十八趴了,可隨便打開看政論節目,我們還是可以聽到十八趴這個單詞源源不絕的從名嘴口中吐出來,我不懂那所謂的名嘴們為何能一直繞著圈子轉不出來,也許這就是台灣不會進步的原因吧。

最近,除了十八趴,另外一個新鮮議題就是談「教師一個月繳五千,退休每月領六萬」,而其實這是個假議題,是行汙名化之行為,這是沒有把保險複利計算下去;而沒有考慮公保退撫金提撥比例與勞退新制下勞工參與自願提撥退休金的比例。勞工自願提撥退休金的比例若低,自然的所得替代率也會跟著被拉低。

談年金改革該是整體性考量,該讓社會各階層的人了解制度差異性以及其緣由,並以公平正義與信賴的原則來進行改革,而非抹黑污名化單一族群或團體。當然,若所謂的改革只是為了讓一群人可以藉著對另外一群人而發洩悶氣,那麼,就別批著世代正義的外衣行霸凌之實。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