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 烏凌翔
後天-九月9 號-是朝鮮建國70週年紀念日,中共人大委員會委員長栗戰書將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特使身份,率團參加慶典活動。中共是朝鮮的同盟國,「鄰家有喜事」,前去祝賀,不稀奇,但為何是栗戰書,而非習近平本人呢?
栗戰書與習近平都是中共央政治局常委,栗戰書在政治局常委中排第三,僅次於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高於其後的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雖然中共十九大後的格局早已不再是集體領導,而是排名第一習核心一人「集權」,誰的權力都不能跟習總相提並論,但地位仍是代表14億人民的人大委員長,親自領銜率團出訪,也算給足朝鮮面子了。
為何要這麼做呢?因為金三胖在三月底、五月初、六月下旬三次訪問中國,幫助營造東北亞還是中國說了算的國際印象,也算做足面子給中共。金正恩面見習總時曾邀請大哥回訪,此後習總將訪朝鮮的傳聞一直未斷,甚至直指時間就是九月,結果這回朝鮮國家盛典,沒有迎來傳聞中的最高領導人,為了不讓朝鮮人民失望,中共官媒新聞稿強調特使乃是「習近平總書紀、國家主席的特別代表」,弦外之音是告知金三胖,這三號人物是經過一號人物加持過的,表示上國很重視鄰邦小兄弟。
但這也為栗戰書出訪定了性:禮儀大於實質,他絕不會跟金三胖談什麼實質問題-譬如半島無核化,頂多為老大帶個話吧。
那麼,為什麼習總本人不方便親自出席呢?中國外交全方位格局不是強調「週邊是首要,大國是關鍵,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舞台」 嗎?來而不往非禮也,人家金三胖都來三回了,不辭勞苦攜家帶眷、還搭火車呢。朝鮮那麼近,你習總就不能來個平壤一日遊嗎?
原因出在朝鮮雖是首要,卻仍是「關鍵」下的首要,此一關鍵就是此刻習主席最傷腦筋的「新型大國關係」對象-美國。之前沒料到美國會橫空冒出一個強悍的牛仔型總統「特朗普」,特不靠譜,熊熊就點燃貿易戰火,原以為給他女兒、女婿一點特權做做生意,最多,加購幾千頓美國大豆、多買幾架波音飛機即可擺平,沒想到談了一年多,才搞清楚人家要的是我天朝結構性的體制改革,那可不行!因為那是紅色江山的執政基礎啊。
在美中貿易戰僵持的前提下,朝鮮小國是兩強的一張牌,美國的打法是:之前金三胖試射試爆,川普就要求習近平加強制裁;川金會後,朝鮮去核不積極,川普也推特質疑是中國在背後做梗,這都是給習總製造難題。
中國的打法則是:希望造成美國困擾時,就對朝鮮發展核武睜一雙眼、閉一雙眼,外加暗中援助;希望美國不要輕啟貿易戰時,鴨綠江上的「友誼之橋」就暫停通車。這回,習近平本人不出席朝鮮慶典,就是不希望川普誤會,他還在大力支持金氏王朝。
換言之,若把中、朝比做是在跳探戈,中美關係就是那伴奏音樂,深刻牽動中、朝的關係-就像兩岸互動也受到中美旋律牽動一樣,不過,本篇不談兩岸關係,談一下中、日關係來「反映」吧?
是的,美中貿易戰也影響了中、日關係。發生在「胡、溫體制」末尾的2012年日本政府收購釣魚台列嶼事件,在中國造成強烈的反日情緒-至少在大陸影視劇作中-尚未降溫,李克強卻在今年五月八日訪問日本了,是中共十八大「習、李體制」登台後首次訪日,而且隨即傳出安倍也會在今年秋天訪問中國-最近傳聞是10月,外加兩國也在積極研究習近平儘快訪問日本。
西方一媒體解釋原因是中、日經濟合作對彼此都有益,但這絕非最近的新發現吧?遠在小平同志戮力改革開放時,不就決定暫時擱置中、日歷史與領土爭議了嗎?1972年建交後,還在1978年簽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今年都40年了。
顯然,由川普領導的美國對中國極限施壓,才是情勢變化的最推手;中國因而積極化敵為友,除了日本,之前有領土糾的印度也在爭取之列。
中國向東的戰略重點有「四海連動」的說法,即黃海、東海、台海與南海,分別對應朝鮮半島、中日關係、兩岸問題與南海問題,都受中、美博奕的牽動;只有日本國力較強,保有某種程度的自主性。
中國更加小心應付朝鮮;開始著手化解中日對抗;放低姿態在南海島礁的布署與活動;分軟硬兩手招呼台灣,軟的更軟、硬的更硬;這些動作的背後,都有美國貿易戰步步進逼的影響。
美國中西部「鐵銹區」州大約8萬選民,一定沒想到,他們為了自身的生計,2016大選翻轉投票,從民主黨改投共和黨,選出一個最忠實執行競選政見的川普,不但改變了他們自己的生活,也改變了全世界至少25億人的生活!這也算全球政治體系的一個「蝴蝶效應」吧?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