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大學教師 衣冠城
總統蔡英文日前宣布將繼國安五法修正通過後,下一個立法院會期將推動「中共代理人」的修法,嚴格規範人民、法人或機關團體為中共進行危害國家安全的政治宣傳、發表聲明以及參加中共所舉辦的會議。即民進黨政府在修訂《刑法》、《國家機密保護法》、《國家安全法》以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所謂「國安五法」之後,不但限縮兩岸交流與人民自由空間,更進一步將兩岸關係重新帶回戰爭框架。
兩岸關係有兩重戰爭框架,一是國民政府面對中國共產黨企圖建立新政權的內戰框架,到1949隔海對峙所確立。另一則是二次大戰美蘇爭霸所定下的兩極國際格局,韓戰爆發,美國協防台灣後,正式將台灣納入冷戰結構。1979美國與中共建交,冷戰格局開始鬆動;1990年代蘇聯東歐國家的共黨政權垮台,宣告冷戰結束。
冷戰結束使得台灣鬆脫冷戰框架的束縛,加上台灣當時政經實力雄厚,因此開始自信的企圖擺脫內戰框架。台商大舉投資中國大陸,享受冷戰結束、內戰稍止的和平紅利;擺脫雙重戰爭框架使得台灣維持這二、三十年的和平與發展。
1987年蔣經國總統宣布解除戒嚴,除對台灣內部的民主化與自由化開亮綠燈外,也標誌兩岸軍事對峙和緩,開啟兩岸和平交流。而1991年李登輝總統宣布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除了回歸憲政體制固化民主外,也宣示不再將中共視為叛亂團體,希望兩岸關係朝向正常化的發展。
日本學者若林正丈也認為,台灣在1990年代開始的民主化就是一種「脫內戰化」的過程,也就是試圖脫離戰爭框架,推動國家正常化的發展。
2016年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他身邊的鷹派人物,響應美國國內保守派,認為要推動反全球化、發動新冷戰,才能壓制中國崛起,防範中國挑戰其獨霸的地位。2018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許多西方媒體認為新一波的冷戰已經開打。但是21世紀全球化急速發展後,世界經貿的依存度大幅提高,與冷戰時代兩大陣營經貿平行發展不相往來不可同日而語。冷戰年代美蘇雙邊貿易額在蘇聯總體對外貿易中所占比重極低。
20世紀80年代初,全部美蘇貿易遠遠不到蘇聯國民生產總值的1%,每年貿易總額平均也大約二、三百億美元左右,而2018年的中美之間的貿易總額就高達6335億美元,而且中國已經建立完整的工業生產體系,出口產品多樣化,貿易國家遍及全世界;當時蘇聯以出口石油為主,受到國際商品價格波動的影響很大。所以中美貿易戰是否會導致全面一輪的新冷戰還有待觀察。
冷戰初期美國每年以一億美元的美援,協助台灣重建,長達十餘年,並對台灣開放市場,讓台灣得以創造經濟奇蹟。就算有新冷戰台灣未見新的冷戰紅利,反而先付出重大的保護費,也就是軍購。
民進黨無論怎麼主張,中共對台灣的野心是對另一國的侵略、併吞,但是要沒有改變中華民國國號,兩岸關係就是內戰的延續。過去「脫內戰化」的努力只是淡化內戰色彩,並沒有根本解決內戰存在的事實,但是降低雙方敵意,對台灣政經發展有重大貢獻。
今天的國安五法的修正以及未來可出現的《中共代理人法》,事實上正是將台灣帶回內戰化,將兩岸敵對狀態常態化、僵固化,將過去二、三十年來台灣好不容易擺脫的雙重戰爭框架的桎梏又重新戴上,對台灣傷害的不僅是麥卡錫主義幽靈的復辟,更是對政治經濟發展的全面囚禁。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