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分析者 劉宗夏
蔡政府執政五、六年來,時常喜歡把股市掛在嘴邊當成政績,但是人民的生活真的有比較好嗎?到底有哪些因素會影響股市?股市的上漲能夠代表普遍人民生活的改善嗎?搞清楚這些就能夠不被誤導。
影響台灣股市大概有3大因素:1.長期以來台灣科技、產業競爭力的累積;2.世界各大經濟體的貨幣政策;3.國內外市場的需求。這3大因素中,只有第3個當中的國內市場需求是跟蔡政府比較相關的,但是佔股市影響比重相對輕微,因為台灣股市主要還是受世界市場需求的影響比較大。
像是因為中美貿易戰還有中國產業轉型而回流的台灣資金,蔡政府有政策的因應,但是資金是否有效的運用?是否有過度的投機資金去炒作土地、房市或者各種資產?而就算資金是投資在人才跟設備等強化台灣的長期產業競爭力,也不是一時一刻就會看得到效果。
尤其人才的培養需要時間,也需要產官學的緊密合作,沒有個三、五年紮根不可能看得到成果,台灣半導體的基礎一開始也是1970年代中期由國家出錢、出人才到美國去學技術,然後經過幾十年、兩三代人的努力,才有今天台灣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的榮景。
台灣產業的競爭力有今天,不是蔡政府上台從天上掉下來的,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股市是能夠吸引到國內外資金就是因為這些競爭力,民進黨政府一下就收割成為自己的政績,既不正確也很不厚道!
影響股市第2個重大因素就是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因為它影響到熱錢的流向,還有寬鬆跟緊縮,這也不是台灣能主導的,只能被動接受與因應,熱錢多就會把資產炒高,炒作過頭還會有負面影響。
最後一個因素是世界各大主要經濟體的需求,因為台灣多數還是代工,就算是品牌也因為台灣市場不夠大,主要還是依靠出口,所以北美、歐洲、新興市場的需求影響台灣企業之獲利,這些也不是台灣政府能掌控的。
好的政府是能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配合產業培養人才與改善不公平的結構, 使中下階層的人可以因為努力而往上游,如果一個政府一直強調股市的政績, 但是中下階層民眾生活越來越苦,實質薪資也長期沒有成長,就是用錯誤、片面的資訊在誤導人民。
(圖片取自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