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兼任教授 陳淳斌
蔡政府上台已滿一百天,實有必要好好探討一下在過去三個月時間內政府若干政策的優劣性與施政上的爭議點。姑且先不談民調對新政府的支持度與否等問題。對這段期間的諸多種種政策轉變與作為,實值得我們一一討論其利弊得失。
首先,就兩岸關係而言,蔡總統即使在就職演說提到尊重九二歷史事實及九二會談精神等善意性的談話,但被中國大陸質疑其兩國論心態不變情形下,被認為仍是一份未完成的答案卷。由於兩岸的不信任及對一個中國看法的高度歧見,過去這段期間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陸客來台人數的急遽下降,因而導致部份旅行業者因不堪嚴重損失而紛紛關門倒閉,其影響所及不僅是旅行業者,對醫美業、零售業、小吃業、汽車業等行業相信都已造成或多或少的虧損。
此外也對地方政府之間的良性交流造成兩岸間官方往來的停擺。即使高雄市長陳菊表達願登大陸訪問,亦獲得蔡總統的支持,不過大陸涉台權威高層即指出由於兩岸根本結構發生變化,兩岸目前處於冷對抗階段,若同意讓綠營縣市首長赴大陸交流會讓外界錯誤解讀在新政府接受兩岸一中前,不僅兩會和兩辦交流暫停,對綠營的地方首長的交流大門也會一併關上。
顯然大陸在所謂的冷對抗時期的態度與政策是所有官方包括地方政府間的交流活動都會停止。無怪乎前一陣子傳出高雄市及台中市長即使表達希望赴大陸訪問的心願時,大陸涉台官員隨即傳達上述訊息,這項政策無異是對新政府的一記棒喝。令人擔憂的是不僅是陸客不來的影響,就連學術界極為關心的陸生來台就學問題,似乎也受到牽連,不管在正式學籍生或短期交換生、交流生也在人數上亦有逐漸下降的趨勢。據報載大陸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及吉林等省份的一些大學都暫停陸生來台的交流活動。由於官方溝通管道的中斷,造成後續的影響是難以想像的。就以台灣人在外國因詐騙案理應回台受審而無故被送至中國大陸受審即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前媒體針對新政府上台100天的施政滿意度進行一些民調發現:有45.4%的民眾認為兩岸關係變壞,認為變好的只有3.5%;不好不壞的有45.3%,其中20-29歲及40-59歲兩個年齡層的人感受變壞的比例,均高於不好不壞的比例。
其次,就內政上新政府日前極力推動轉型正義,就內容而言,轉型正義指的是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及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促進社會和解,以及處理不當黨產等四大任務項目;姑且先不討論這些轉型項目所引發的諸多爭論點,其中在處理不當黨產部份不僅在新國會的第一個會期中即火速通過,更在朝野仍不具共識情形及多次在野政黨抗議聲中強行表決通過。
這項條案的通過不僅讓人有種選後進行政黨清算的感覺,更質疑民進黨此時此刻何以要急於通過此項法案的動機及正當性的真正理由感到不解。
在中時民調中心針對新政府100天所進行的民意調查亦發現:民眾最期望政府施政最有感的項目在於發展經濟(高達48.6%),至於政府最積極且用力推動的轉型正義(只佔4.7%)、非核家園(0.8%)、勞工政策(2.4%),反而敬陪末座,這項調查結果顯示新政府施政的優先順序與民眾的期待有著極大的落差。
民調顯示:認為政府進行轉型正義有感的只佔4.7%,這部份或許對深綠支持者而言也許認為是有需要的,而這群人也正因為聲音較大;導致新政府錯誤認知將此列為施政重點,同時這項舉動正與蔡總統剛上任就職時所表達的新政府是最會溝通且是最能化解朝野衝突的領導人的意願相違背。不禁令人感到遺憾的是:若政府真要能化解藍綠長久的對抗與不和,則何以在剛上任不到百天的日子裡,即急於且不顧日後可能引發更多衝突的風險下,強行通過所謂處理不當黨產條例。
依政黨及其隨附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規定:行政院下設委員會追討黨產、但同一政黨的委員不得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一。吾人從日前所公布的委員名單背景分析,民進黨2人、台聯黨佔1人、社民黨1人、無黨籍8人。這份名單看似符合政黨比例原則,但多數委員背景仍偏綠,且國民黨無人參加。外界不得不質疑委員會是否具有中立性及真正具有多元包容等原則。
蔡總統曾在台北賓館與中外記者茶敘時表示上任以來施政的四大領域,其中一項就是通過政黨及其隨附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她認為這項法條的通過對未來台灣民主政治發展將會帶來正面意義。諷刺的是由於多數委員會成員背景遭到質疑,且委員會帶有準司法權及調查權等較具爭議性的授權,其後續在處理不當黨產到底會為台灣社會帶來更多正面能量?亦還是帶來更多爭議及衝突?令人感到憂心。
蔡總統表示改革需要時間請外界不要用一百天來論成敗,政府若錯了就要改;對的事就要勇往直前,她希望做以前政府做不到的事。即使現在要對政策作成敗之論確實言之過早,但上任後不久有些政策的反覆無常早就被譏為髮夾彎,相對四年任期100天雖然短,但也足以反映民進黨完全執政後的風格與政策走向。
從今年520年新政府上台後一些事件的爭議性不斷或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例如:行政院撤告佔領立法院抗爭學生、廢止微調課綱、處理華航空服員罷工事件、國道收費員案乃至勞工休假、雄三誤射、國民年金改革以及司法院長、副院長、大法官的提名案等。再再顯示新政府作為的草率以致引發後續社會爭議與衝突不斷結果,天天登上媒體版面,無怪乎支持度也跟著直直落。究其原因除了民眾望治殷切、期待過高之外,主要還是執政團隊經驗不足及領導力出了問題。
過去民進黨雖有中央執政的經驗,但畢竟時間仍不算長,所以在培養中央執政人才上,若和其所培養的選戰人才相比,可以少之又少,再加上在野習性仍未消除,處處表現的仍是反對、對抗的心態與作為。也就是說,即使當了家卻仍擺脫不了在野時期的鬥爭與不合作的心態。例如:不當黨產處理條例及轉型正義等法案的急於通過,不僅讓外界認為法案根本就是針對特定政黨下手,轉型對象不倫不類且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直覺上就是選後算帳、進行政黨清算,外表披著一層公平正義的外衣而實質上則是進行政黨鬥爭而已。
最近各種媒體進行的民調逐漸滑落,當被批評無政策牛肉時,就推說是因收前朝爛攤子,無法立即看見施政成績或是說上任才三個月要解決八年的沈痾是很大的挑戰。汲汲營營於選票的算計,對於若干不合法、不合理的抗爭訴求,則處處從想討好的角度切入而不顧其所可能引起的負作用。
新政府上台三個月若真要評價其功過確實有點過早,但從幾件事情的處理態度仍可以看見新政府心態仍未擺脫以往採取對抗心態以及政策以選票為優先考量而缺乏整體規劃的專業性。諷刺的是蔡總統多次表達她的工作不是來討好大家,然而在處理像華航罷工、一例一休及國道收費員等抗議事件時,所呈現出來的反反覆覆卻又被批評為有吵就有糖吃且處處都想討好的處理態度。
最後,政府在施政的優先性方面,原本在執政後理應先做一些對人民有感的政策,例如:拼經濟。然而卻將重心放在所謂轉型正義等與民生較無相關的政治議題上。同時在年金改革的運作方式與人選上,反而引發更多的紛爭與對立。若政府再不調整上述種種處理問題的思考方式,相信未來朝野之間、政府與社會間的信任度只會愈來愈低、愈來愈薄弱而已。民調所呈現的數字雖是一時與容易變動的,但同時不亦正是代表了某種警訊,且不正是執政者應引以為鑑與反省的重要依據?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