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時事評論

范雲消費「恥辱柱」再現「權力技術」

新聞研究所博士班學生 蔡哲明

民進黨立委范雲日前表示支持設立「恥辱柱」,為了紀念中國六四、臺灣二二八、香港反送中以及二次大戰中被屠殺的猶太人,還有目前烏俄大戰中的死傷人員,如此缺乏實質作為,恐又淪為意識形態的「權力技術」。

法國著名社會學者傅柯在其著作《知識考古學》及《規訓與懲罰》點出「史學」與「權力」的對價關係,嚴厲抨擊「權力技術」在社會脈絡中進行對人的心靈與身體禁錮、壓制及監視,如同此次范雲將中國的「國殤之柱」改名「恥辱柱」,無疑是在消費歷史事件並且複製恐懼傷口。

丹麥雕塑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創作的恥辱柱一共六座,其中一座刻著「六四屠殺」悼念中國天安門事件,於 1998 年在香港展示,並於2021 年遭到拆毀,如今「華人民主書院」發動募資在臺重建,恐怕在正名上需先釐清;「恥辱柱」(pillar of shame)由於華語翻譯為「國殤之柱」,如果香港要與中國同國同殤,試問與臺灣有何關係,范雲只好東拼西湊歷史事件以求合理化。

范雲表示希望透過3D重建丹麥藝術家作品「恥辱柱」,表達國人反對、譴責、抵抗屠殺弱者的獨裁政權,目的要讓臺灣與普世價值連結,卻是利用一種以緬懷代替思考的「史學」策略,無疑是透過這類政治展演的「權力技術」賺取政治紅利。

范雲對「恥辱柱」的正名立場需先表明,去年才因捲入3+11破口與林秉樞事件引發網友群起痛批,如今對於外界質疑尚未釐清,卻又大聲疾呼支持「恥辱柱」恐怕難以說服社會大眾。范雲消費歷史事件的記憶座標,主張撐民主與敬自由等作為連結,遂以「全人類的共業」為由,卻收割了這場政治意識形態的歷史正義。

身為執政黨的立法委員利用歷史事件獲得個人聲量,凸顯的是缺乏監督當今政府的責任政治,只想藉由「名垂青史」、「政治強權」、「文化操作」加以擦脂抹粉,在歷史死難者的傷口灑鹽,也難遮掩「權力技術」底下所包覆的意識形態。

范雲「恥辱柱」已經淪為意識形態的「權力技術」,如此消費歷史事件,不僅缺乏實質助益,反而顯得沽名釣譽。

(圖片取自自由時報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11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1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2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2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2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 年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