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綠能無法補實廢核電力缺口

10 11 月 , 2017  

退休教師 謝其政

台灣的五缺(缺電、缺水、缺地、缺工、缺人才)正衝擊著台灣未來。民進黨主政,打造非核家園是其理想,815大停電,更彰顯出台灣電力供應系統體質的薄弱。賴揆走馬上任,張忠模宣布3、5奈米晶圓廠落腳台南作為賀禮。但晶圓加工是一極度耗水、耗電的產業,預估投資金額超過6000億台幣的3、5奈米晶圓廠投入生產後,將消耗台灣總發購電量之3%,非核家園的理想,缺電的現實,成了小英總統的難解習題。

台灣的電力發購電量結構以2016年為例,火力發電80%佔最大宗,其次是核能發電13.5%,被譽為最環保的再生能源(俗稱的綠能)5.1%。(註)綠色環保一直都是民進黨的政黨圖騰,推動綠能也是上台後積極推動的能源政策,近日更祭出政府補助40%方案,發展太陽能發電。鼓勵全民一起來種電,為打造非核家園之理想挺進。

都會型住房高樓林立,每戶攤得頂樓可供架設太陽能板之面積亦相對減少,若干老舊矮小公寓屋頂受高樓遮蓋日照不足等因素,都限制了建置太陽能發電廠的條件。以建築容積率300%計,每坪房屋所能產生最大頂樓面積為0.33坪,老舊矮小公寓屋頂受高樓遮蓋日照不足房舍佔50%。

靠住宅區的屋頂,補足核電廠除役後9%的電力缺口,當然是不夠的。就算政府以身作則,將公務機關、學校建築之屋頂及中南部日照充足,光能豐沛的閒置土地亦可開發之,加入種電行列,其他綠能開發也都於2025年商轉供電。光如何取得足夠的土地或屋頂就是一難解習題,2025非核家園夢想的比例似乎比現實大得多得多。

姑且不計建構太陽能電廠之建置成本、經濟效益、使用壽命及滿街都是太陽能板對市容之衝擊,更重要的是台灣地窄人稠,土地是極珍貴的稀有資源。太陽能電廠是需要廣大的日照面積為後盾,方可成其大。且太陽能電廠,靠天吃飯,只有在白天的晴天才能啟動發電。如果此種不穩定電力比例過高,為維持供電品質,對供電網也是技術層面嚴峻的挑戰。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核電廠、核安、核輻射、核廢料貯存…..在在都在挑戰著安全的紅線。占電力發購電量80%的火力發電,燃燒所產生之空汙問題、火力發電廠廠址難覓及燃煤、天然氣、石油9成以上都仰賴進口等因素也限縮了興建火力發電廠的可能。

電力供應與工安、環保及國家能源政策有著綿密的關係。在野時打造非核家園是理想,當家後當然應努力向此理想大步邁進當在情理之中。不管未來執政的是藍還是綠,甚或是第3勢力,請教育人民,實現非核家園的理想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魚與熊掌想兼得太貪心,要吃出美味滿足味蕾,又要吃出健康,這是有衝突的。

不管用何種話術包裝,都無法改變既要廢核,又可以享用便宜且無限電之虞的電力是一個美麗的謊言,除非未來10年在綠能開發技術上有重大突破。若2025非核家園夢一定要實現,缺電、限電、漲電價是無法避免的事實。

核一、二、三廠提前除役或年限已到,因已服役多年,對台灣電力已然做出貢獻。核四廠興建迄今投入大量資金到封存,20餘年從未對台灣貢獻1度電。我們可以理解為當年決策與國防、外交……等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姑且以歷史共業一筆帶過,免予究責。不過這些億來億去的投資,都是民脂民膏,總要給人民一個說法吧!

如果非核家園的理想一次到位有困難,何不將2025定為減核元年,先將老舊核一、二、三廠除役,啟動新款安全係數較高的核四商轉發電,其發電量可依綠能發電量之成長逐年遞減之,直到核四功成身退之日,便是非核家園夢成真之時。

註:台灣電力公司官網,歷年發電量占比。

,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