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壯遊 謝宇程
幾天前,教育部舉辦一場記者會,公開表揚了許多大量向公共圖書館借書的市民。這場記者會顯示,教育部在「公營圖書館經營」方面,沒有常識、沒有邏輯,而且思維老舊過時。
這場記者會中,教育部表揚所謂的「借閱楷模」,並且公布「台灣105年閱讀習慣調查結果」。我們一項一項來看這個調查結果。
【請別效法「借閱楷模」】
什麼是「借閱楷模」?原來教育部的訂義是:借書最多的人。令人吃驚的是,那幾位接受表揚的「借閱楷模」,借書真的多到嚇人。台北市李小姐,去年借了7,294本書,如果攤到全年365天,每天要借20本以上。台中市詹小姐,去年共借閱5,764本書,平均一天閱讀近16本書。雲林一位九歲的孩童,全年借閱3,732本書,一天讀超過10本書。
一天閱讀 20 本書是可能的嗎?這需要每天用10小時來讀,每半小時讀一本,這真的是優質閱讀嗎?如果真要這樣讀,李小姐每天搬20本書回家,每半小時翻掉一本書,其實與其說是「閱讀」,也許更像是數鈔機。
其實借書背後都有行政成本:借還書程序、人工上架,如果在台北市,還有跨館調閱的服務。這些借閱者其實耗用了大量的公共資源。而她們又產生了什麼對自己、對公眾的效益呢?成為發明家了嗎?成為作者、思想家、創作家了嗎?似乎也看不出來。
如果她們借了書卻沒有閱讀,這是資料造假、浪費行政資源。如果她們的人生是不斷以半小時一本書的速度,不斷翻看卻不做別的事,我覺得那是浪費自己的人生。
【請翻譯,什麼叫「讀書」】
當教育部認為一年借閱七千本的人該是「借閱楷模」,背後邏輯差不多等於是認為10元買到一水桶的食物,就覺得它是優良餐廳 — 卻不想想,這桶食物究竟是不是餿水?
相較於一年借閱7,294本的李小姐,假設某位吳先生,一年借閱10本,細細品味,認真思索,在創業、工作、家庭、生活上深刻發揮10本書的知識價值。請問,哪個該是「借閱楷模」?
當教育部在記者會上將「借閱楷模」定義為一年借閱七千本的人,其實立刻也顯示,它的「閱讀習慣調查結果」很可能不值得一看。因為顯示相關負責人沒有在思考閱讀品質,閱讀的意義、閱讀的實際影響。
這件事也實質上顯示了,教育部對於圖書館經營,整體的思維策略是非常落後的 — 只著眼於多少人次進入圖書館、借閱數量的統計。這些事情是重點嗎?當然不是。一群人到圖書館吹冷氣,或是借書回家數頁碼,對誰有幫助?
【笨到只剩下書?】
圖書館只是個工具,真正的目標是每個人的知識獲取、思考創造、應用發揮。其實,今日的圖書館扮演的角色不該是真正實體書籍的流通而已,更該是促成整體社會與知識關係的深化 — 幫助更多人能從多元管道取得優質知識、學習思考與判斷材料,以及將知識應用於工作與生活中。
如果經營圖書館的主管機關,卻沒有足夠的知識深度洞悉今日圖書館該發揮的功能地位,這個事實也真是諷刺與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