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用福利交換選票 終必枯竭

11 12 月 , 2017  

退休教師 謝其政

西方若干福利國家享有「從搖籃到墳墓」的照顧,令人稱羨。但要撐起如此優渥的福利支出,必需有成熟的公民素養、守法的公民願意負擔高額稅率及有極大的GPD做後盾,才能讓此福利政策可長可久,永續經營。

民進黨從黨外時期,一路走來,自詡為草根性政黨,其主要支持者為工農階層。走街頭路線,衝撞體制,亦以照顧工農族群之利益為主軸。成功完成國會全面改選的民主改造工程後,提出對年滿65歲之農保保戶發放每人每月3000元的老農津貼政策,獲得廣大農民支持,此股支持力如吸票機般,成了票房保證。自此以降,推出各類型的福利政策,總能搶獲特定受惠族群選民的心,因而能夠轉換成一張又一張的選票,贏得選戰。

談到老農年金,不禁憶起一段陳年往事。於1985年老農年金開辦元年,長年務農並加保農保的家父,終於可以享有老農年金之福利。可惜天不假年,年金開辦後2個月餘,家父便駕鶴西歸,復因辦理作業必須若干時程,3個月共計9000元的老農年金雖有撥入戶頭,但已經成了遺產。

老農年金此一議題,父子於病榻前長談,父親總是以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情愫淡淡地說道:當為父每月享有3,000元老農年金時,你兄弟倆所增加的稅賦支出亦當接近此數,顯然當年家父是高估了我兄弟倆對稅賦之貢獻度。然以家父僅受6年日本式教育,便有此覺悟,何況政治人物?

〈禮運大同篇〉的理想,四大自由所揭免於匱乏的自由,在在都指陳讓每一個人活下去是國家無法推卸的責任。兒童、老入及弱勢族群,因尚未具工作能力、已喪失工作能力或因文化、環境因素造成工作能力相對薄弱,國家機器伸出溫暖的手,提供適當、必要之援助是必須的。常言道:與其送一簍魚,不如送支釣桿或讓魚池、魚場有更豐富的魚群。以現金方式支付福利政策通常最有感,也最受歡迎。但這些補助款猶如一簍簍的魚獲,增加了魚獲,無助於提升捕魚能力,魚獲吃完,打回原形,當非國家機器推動福利政策之原旨。

然而,哪兒有選票,政策便向哪兒傾斜?從總統大選到村里長選舉,從立法委員到鄉鎮市民代表選舉,政見都大打福利牌。為了選票,從來不問錢從哪兒來,也不問法定職權是否能及,只要有推陳出新之福利政策加持的政見,選民都會埋單。

想到讓人稱羨「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制度,請記住這些福利是要有極大的GPD大餅為後盾,外加極高的稅率為代價兩根擎天大柱支撐。即將嘗到老農年金果實的鄉野村夫都知道,開辦各類型社福政策,對國家財政都有不同程度之衝擊。如果經費尚無著落便輕率上馬,挖東牆,補西牆所造成的排擠效應、舉債造成債留子孫或增加稅賦……等等都將是人民無法避免之負擔。主政者若有心打造福利國家園,請停止現金支付方式的社福方案,善加利用社福經費,買好釣竿,讓魚池、魚場有更豐原的魚群,幫助弱勢族群增加魚穫量,享有免於匱乏的自由,這才是〈禮運大同篇〉的理想境界。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