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時事評論

減塑生活的必要性

上班族 Helen

從今年8月28日起,肯亞全面禁止使用塑膠袋的法律正式生效,無論是個人、商店、或是入境的觀光客,都需嚴格遵守不使用塑膠袋的規訂,若有違規者,除了高額的罰金外,最重還可坐4年牢。部分塑膠袋廠商試圖抗議,向高等法院提起訴訟,不過上週法院的判決出爐,以「保護環境比商業利益更為重要」為由,判決提告的兩間塑膠袋廠商敗訴。

更有甚者,非洲另一國家盧安達早在2008年就全面採用紙袋包裝。這讓人不禁想到台灣在全世界塑料用品的產量及使用量都十分驚人,每人每年所使用的塑膠袋量是歐盟國國民的3.9倍!全台灣加總每年用掉180億個塑膠袋,濫用結果甚至從海岸和山林廢棄物汙染情況即可以一窺一二!

近幾年雖然環保意識稍有抬頭,不少中大型連鎖商家及消費者也都有購物自備購物袋的習慣,但在消費型態及城鄉差距上,比如說夜市或小吃店等,還是難以掌制塑膠袋使用量,而從製造到廢棄的整個過程,如塑膠的最終原料來自石油,而石油經由提煉、裂解後製成塑膠微粒滲入河川及海中;為了讓塑膠有五顏六色或更穩定,此時廠商會添加塑化劑、含有重金屬的染劑和安定劑、阻燃劑等更不時造成地區性的污染;至於大量焚燒的垃圾更將已經被空污所擾的區域加重了人體吸吸系統的負擔。

我國的3R政策:塑膠減量(Reduction)、重複使用(Reuse)與回收(Recycle),目前仍持續進行,而塑膠製品及回收分類的部分,大部分的製品也有分類編號,但唯缺塑膠袋部分只有單一材質的「乾淨」塑膠袋才屬於資源回收項目,如洗衣店的套袋、輕便雨衣、夾鏈袋、購物塑膠袋等,塑膠袋沾有油漬血水及其他雜質如固體垃圾、紙質標籤等,都會影響回收製成塑膠再生料的品質,或是和其他材質混合製造的塑膠袋也不回收。

中國導演王紀良所導的紀錄片《塑料王國》,揭穿了塑膠製品回收的窘況及不為人知的回收內幕,證實即使是號稱環保政策中的回收,也會在分解及燃燒過程中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霧霾正是後遺症之一。

「廢塑料回收的利潤是集中在極少數人手裏的,那些受害的人(底層的分揀垃圾的人),他們是沒有選擇。更可怕的是,有選擇的人,選擇這樣做(讓受害者們繼續受害)。」王紀良說。

從這麼多國家的例證來看,減塑已是刻不容緩,而生產塑料的供應鍊更應該用較為積極的手段讓整個產業升級,否則塑料王國的惡夢會隨著國內的塑膠消費需求節節升高,包括瓶裝水、網路購物的包裝、外送食物的一次性包裝和餐具,與沿近海散逸的漁具漁網等,繼續毫不節制的使用下去,一定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無可挽回的浩劫。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10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0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1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1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1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1 個月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