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張競
新任國家安全顧問波頓走馬上任。對台灣來說, 在華盛頓與北京因為諸多議題搞僵、弄得不可開交之際, 夙以立場鷹派著稱、又好以主張運用武力屈服對手, 再加上從不諱言可打台灣牌應對北京的波頓出任此要職,台北恐怕是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
回溯波頓從政以來,儘管其對外發言向來立場強硬, 但是否能夠貫徹與落實其政策意志,由於最後都不是由他拿捏做主拍板定案,因此也無法論斷,波頓在決策過程中實際分量的高低;因此,究竟他能不能夠全盤主導,各方說法往往見仁見智。
不過波頓確實長期在華盛頓政治圈打滾, 歷經美國國際開發總署、司法部、國務院內出任要職以及常駐聯合國大使等職務, 算是循序漸進、逐次遞升的政務官員, 也顯然是共和黨多朝政府刻意培養之士。論人脈,不會算少, 若論見識,則更不會差,但在出任聯合國大使任命案上遭致杯葛, 最後甚至去職,就可看出波頓知所進退的智慧不足,也恐怕缺乏調和鼎鼐的修養。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斯職,其權勢與影響力可大可小, 端賴出任該職者與總統間的互動關係而定。特別是該職並沒有法定的行政職權,所有政策理念若欲落實,都必須「挾天子以令諸侯」,透過取得總統的信任與授權,才能有一席之地。
政治的運作與實踐,係由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兩者互動而成,所以在檯面上的規矩之外,檯面下的潛規則更重要。歷來國家安全顧問只要是功高震主,通常都會很快下台。能夠在檯面上讓政治主子風光得意,但是又讓眾人理解是誰操盤運作,這不但是要靠本事,更要靠為人處事的修養。
特別是在山頭林立、各方豪傑的國安首長間,如何善用白宮主人的信賴授權,擺平各個官僚體系之間的本位主義,更是殊為不易,恐怕要先壓抑本身意識形態之堅持,而考慮如何為人籌謀,才有存活空間。
所以意志與理念堅定的國家安全顧問,假若不能讓總統認同其理念、並且充份授權以折衝於權臣之間,也很難獲得發揮空間。
從川普與波頓的人格特質觀察,雙方都喜歡讓外界知曉是由其當家, 但是天下畢竟是由川普做主,波頓的立場還是不能算數, 若是波頓不能妥善調和這些人際關係,須知伴君如伴虎, 依川普政府政務官員的折損率來看,波頓隨時可能會在政治行情暴跌後出局。
形勢是客觀的,操之在人,力量是主觀的,操之在我;波頓再有影響力,他還是算計美國利益。所以台北還是少一點空泛的期待,謹慎觀察世局發展,做出務實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