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民共共識的圖像與障礙

1 4 月 , 2016  

國安會前研究人員 徐維遠

要說這周舉行的「雙英會」(馬英九及蔡英文)有何實質成果, 應該只有蓋過新任國民黨黨主席洪秀柱宣誓就職的新聞效應了。 其餘雙英會觸及的年金、能源、教育、外交、南海等問題, 雙方僅是在擁護各自既有立場,尚無交集可言;如在南海議題, 馬總統用委婉但急切的措辭,提醒民進黨上台後「 在南海議題不應缺席」,蔡英文聽後彷彿也不甘示弱,以「 馬不要只聽部分綠委言論而誤判黨中央立場」回擊。 看得出來雙英彼此仍戒慎恐懼、缺乏互信,且不輕易遞嬗政治基礎, 使得一場應該是開創政黨和解的世紀會面, 演得像是接續四年前大選,兩人依舊未了的恩怨情仇的電視肥皂劇。

令人有些失望者,是會後經幕僚人士透露;由於時間不足, 雙英沒有就兩岸議題進一步交換意見。

或許新政府對於來勢洶洶的中國大陸, 心中已有擬訂俱全的因應劇本, 馬總統也明白新舊政府在兩岸立場差距甚大,乾脆「擱置爭議」。 看來,馬總統是準備放手, 而蔡英文對於如何處理兩岸問題似乎胸有成竹, 兩人至今的共識是不再需要彼此「指指點點」。

有趣的是,以蔡英文至今在兩岸立場的鋪陳,從「 遵守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到「承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 加上日前中國外長王毅若有似無地拋出「他們的憲法」說, 隱約提供520後兩岸新局的創意新思路,此際, 民共的交集處明顯落在「中華民國」這個符碼上。未來「中華民國」 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受到中國大陸的間接承認,已非不可想像。

這套「民共共識」雛形,具體圖像已慢慢浮現, 但通往這條成功之路的兩大石頭,仍橫亙在新政府眼前。其一, 蔡英文過去多次批評「九二共識非全民共識」、「國、 共都對該共識的內涵莫衷一是」;同樣地, 未來新的兩岸共識要如何取得台灣多數人民同意? 類似的難題也落在新政府身上。 民進黨標榜的台灣主體性漸成社會主流, 新民意讓新政府面對中國大陸時更有信心; 但蔡英文必須記住昔日對九二共識的批判, 自己也不能落入過去之我所抨擊的框架中。亦即, 蔡如何以全民參與的民主公開精神,制定新的兩岸共識, 以繞過民進黨厭惡的國共(九二)共識,進而實現「 尊重中華民國憲法的內容及精神」。這項吃力的工程, 就是蔡英文上任後面對的首要兩岸具體課題之一。

另外,如何形式上處理「台獨黨綱」,則是蔡英文第二塊石頭。 既然中華民國憲法精神可能是未來催化「民共共識」的最大公約數, 「台獨」這塊捧了將近二十年的神主牌, 本質上即與中華民國相互矛盾, 中國大陸更將之視作民共合作的潛在地雷。 民進黨若願持續與對岸善意互動, 未免這條理想和平道路充滿無法預判的風險, 如何有智慧地拆解台獨這顆地雷,也是無法迴避的工作。

但美方學者卜睿哲(Richard C. Bush)對兩岸新局卻不樂觀,他推測中國大陸目前的策略, 是讓蔡英文一步步落入執政失敗的陷阱;三周前的中甘建交, 不但是強硬的信號,更是將未來兩岸關係可能倒退的責任, 準備歸咎在蔡政府頭上, 迫使蔡必須在維持兩岸穩定和人民支持中間做一選擇(請參考China’s Gambia gambit and what it means for Taiwan)。當然,卜睿哲僅是猜測,但無法不未雨綢繆, 畢竟兩岸情勢險峻,無論藍綠紅三黨, 目前來看確實都沒有樂觀的本錢。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