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助理研究員 陳蒒遐
最近,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對日本311地震後,福島附近受到輻射污染相關地區的食品管制政策有必要檢討,未來會從地區管制,也就是福島、茨城…等五縣市管制,改為高風險食品管制,並加強邊境查驗。這番表態引發國人議論。
據了解,中韓近期一些相關新聞事件使得台灣政府承受了不少日方給予的壓力,也讓日本核災地區食品進口問題再度受到關注。根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於2017年針對韓國限制日本水産品進口一事,向世貿組織(WTO)提起訴訟,一審裁決結果,日方勝訴的可能性很大。另外,日本共同社日前稱中國提議設工作組探討解禁從日本進口福島等地的食品,日中兩國政府朝向取消或放寬限制展開協調。這些新聞事件,讓台灣面對國際貿易的壓力。然而我們想問政府,過去一年來,對福島核災相關地區食品進口作了多少準備、有什麼具體配套政策?能否公布給大眾知道?
目前衛福部透露未來將改採高風險食品管制取代地區禁令,表示政府要以科學原則,處理民眾所關切的福島核災相關地區食品進口問題。已有些學者指出,福島核災相關地區農產品做成原物料,只要被運到5縣市以外之地區或是其他國家進行再加工,同樣也可能進口到台灣。再者,國人愛到日本旅遊,不排除會帶回來自福島5縣市的伴手禮,因此,如果是為了保護台人健康而限制產地入台的意義並不大。事實上,高風險食品管制的想法其實早在2015年就曾考慮過。
早在2015年,當時還是馬英九總統執政時,為兼顧台日關係與食安問題,衛福部就已開始規劃依風險高低分階段輸入的計畫,當時的外長林永樂曾說,台灣跟隨各國腳步往解禁方向走,但高風險品項仍不會解禁,結果卻遭到在野黨部分民意代表嚴詞批評政府外交掛帥,罔顧食安。
當時民進黨部分民意代表認為進口核災相關地區食品是「毒害人民」,政府是「蓄意殺人」,如今做為執政黨,態度卻180度大轉彎,這可能讓民眾無法接受。
台日之間的經貿往來頻繁,日本是台灣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國,雖然台對日貿易是入超,但日商是台灣來台投資的最大外商,台日貿易依存度高,民間交流密切,面對福島核災受影響地區食品進口問題,無論主政者是誰,都得要去面對解決。
利用科學檢驗,在國民受到健康的保障下,台灣民眾應該無須恐懼福島核災受影響地區食品進口,但為何民間現在如此反對?台灣民眾對政府改革牛步化,進口食品把關沒有信心或許是最主要的原因,但當初在野的民進黨完全抗拒核災相關地區食品進口,如今民進黨執政後,在面對同樣的福島核災受影響地區食品進口問題,卻反過來認為台灣要跟國際接軌、要從開放的角度去思考,民眾應該對政府的把關政策有信心等等,如此前後矛盾的態度,也讓民眾無所適從。
期待政府能有高度的智慧處理日本核食進口的問題,若問題始終懸宕,是否應考慮藉由公投直接訴諸民意?在民眾健康無虞的條件下,讓福島核災受影響地區食品進口這個議題,不再受到政黨惡鬥的牽制,也讓台日經貿關係不再持續原地踏步。關鍵是對核災相關地區食品進口態度反覆的民進黨,應誠實說明自己的立場,這樣才能取信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