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教師 林柏寬
教育部在105年公告學校不得用服儀作為處罰學生依據,近期更擬進一步修訂國中、高中服儀規定原則,要求校方增列學生代表比例,每三年檢討一次服儀規定。
中學生團體疾呼「轉彎處分」需退場,要求學校不得以公共服務等方式懲罰學生服儀,並公布網路上逾2300名學生的連署書,呼籲教育部落實服儀改革。
人權觀點下的服儀解禁見證時代的進步,但傳統不能跟著時代向前走嗎?
首先,規定服儀就是違反人權嗎?歐洲人權法庭認為學校要求穿制服並不違反歐洲人權公約。學校可有制服及其他規定,以提倡特定形象及學風。2016年俄勒岡州波特蘭市、2017年伊利諾州埃文斯頓市等公立學校陸續推行服儀新規定指出,這些學區的學生可自由選擇任何想穿的衣物,但衣物要包含下著、上身、鞋履、覆蓋私密部位且未包含暴力圖像、仇恨言詞、褻瀆或色情意涵。
服儀解禁並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即便美國將穿著服儀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該遵守的社會善良風俗還是要遵守,不是標新立異就是真自由,解禁不代表尺度解放。
其次,管教服儀,學校就是食古不化嗎?看到很多連署投訴的學生提到學校總是用罰站、靜坐、抄書、公共服務等「轉彎處分」來管教學生的服儀,甚至教官違反學生意願,拿卸妝棉幫學生卸妝。學生伸張自身權益的同時,真的認為老師們都是那些有著虐待傾向非要挑剔學生服儀的人嗎?
近年來,大多數公立學校已經全盤鬆綁「髮禁」,除了染髮之外,大概沒有老師會去理會學生的頭髮有沒有過長。但是筆者還是會以「美觀」、「舒適」的觀點讓學生思考剪頭髮的必要性,管教的背後還有一個重要的意涵,就是「教育」。
過去男生三分平頭、女生清湯掛麵,頭髮要在肩上幾公分的年代早已遠颺。傳統規定會隨時代變遷、調整,但全盤否定傳統總是成了自由開放的象徵,也產生矯枉過正的扭曲現象。
在英國,學校服儀的要求非常嚴格。藍色的制服被認為是教導孩子們如何組織和冷靜。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校服和標誌,甚至有些學校不允許學生在炎熱的天氣穿短褲。在日本,學校制服的作用就是區別穿著不同校服學生所屬的不同學校。一來讓學校提高對學生的管理,二來讓學生確立自己的身份和增強歸屬意識。
台灣近年來就讀私立學校的風氣再度盛行,「軍事化管教」成為家長們稱讚的優點之一。鞋子、襪子規定顏色,學生整齊劃一的服儀更成為私校特色,公立學校的服儀解禁成為推波助瀾私校商機的最大功臣。
最後,念書時服儀解禁,工作職場有跟上潮流的腳步嗎?學生未來就業時遇到的公司老闆要求穿著齊一的制服或是訂定相關的服儀規定,人權可以派得上用場嗎?只要我喜歡,真的什麼都可以嗎?孩子們不妨想想。
pic by <a href=”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s-vectors/school”>School vector created by freepik – www.freepik.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