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志雄
蔡政府新成立的數位發展部(Ministry of Digital Affairs)於8月27日開始運作,其成立反映了政府急欲插手從經濟發展、政治管理、到公共服務,數字化統一的和監管的事務。此一「數字治理」浪潮主要是因各國政府體認到強大的「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和尖端的「數據技術分析能力」是幫助一個國家在大數據時代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例如在韓國在2021年推出了「數字新政」,目標是利用數據發展引領韓國經濟走出後疫情的危機。日本則建立了新的「數位機構」,主要是為了解決政府中因 COVID-19 所暴露的信息系統之間,缺乏相互操作性與識別度,以至無法即時地反映在公共服務的品質上。
通過成立數位發展部,台灣也開啟了其「數字治理」之旅的新篇章。然而在台灣,數位部儘管編列了巨額的預算,卻還沒有具體的政策框架與定位。首任部長唐鳳表示,台灣正試圖「繪製一條與其東亞鄰國所不同的道路」,但是這條道路到底通往何方,卻是無人知曉。
唐鳳在正式被任命為數位部的第一任部長之前,被塑造成是國際和台灣數字化轉型的高調代表。她的名氣越來越大,部分原因在於她的性別認同和雙語口才,在加上媒體不斷地吹捧,使得唐成為台灣作為「數字民主國家」,一個享有國際聲譽的標誌性人物。
然而唐鳳到底有沒有能力帶領台灣進行一場成功的數字轉型,卻是讓人存疑。唐被美化成第一個跨性別的電腦天才,屢屢被媒體吹捧成一個百年難得一見的程式高手,可是她所負責的「唐鳳系統」、「唐鳳平台」、「唐鳳實聯制」、「唐鳳App」,不是普普卡卡的,就是毫無用處,一點也看不出是大家之作,反而像是個普通等級的業餘玩家,這讓人對她能否適才適任,感到不安。
根據數位部公佈的《政府組織法》,該部由六個部門和兩個行政部門組成,包括了彈性基礎設施部門、數字民主部門、數字政策部門和網絡安全管理部門。數位部負責監督台灣的數據經濟戰略、促進網絡安全和協調台灣的數字治理。而在這三個重要的領域「經濟發展」、「網絡安全」和「數字治理」,唐鳳除了倚賴政府內外宣的包裝與美化,迄今拿不出什麼具體的成績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這讓人對台灣在將來數字治理方面的表現,不抱太大的期待。最明顯的例子是數位部正式的官網上用了「民主網路」、「多元宇宙」等諸多民粹的語言,如果數字科學也能義和團化,你還能對它有什麼期待呢?
隨著蔡政府強推「數位中介法」,越來越多人對這個擁有超過兩百億預算的「數字怪獸」感到擔憂。該部迄今為止缺乏對「數字人權」的明確定位,雖然唐鳳稱個人隱私和其他監管事務不會在數位部的工作範圍內,目前尚不清楚負責台灣數據管理的部門將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及網路安全。唐將數位部描述為台灣的數字馬達(MoDA),是為「加速」台灣的數據踏板,但最終數位部是否會像NCC一樣,成為言論自由化與數字自由化的「剎車」則是不得而知。
蔡政府的數位部擁有龐大的預算卻明顯缺乏透明度,在野黨與民間社會團體很難對其進行監督和對話,這將會成為未來台灣民主最大的隱憂。透明的數字治理沒有捷徑可行,唯有確保公眾的廣泛參與,而非一意孤行。蔡政府之前所要強推的電子身分證(eID),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執政黨如果不能吸取教訓,蔡政府的數字治理只怕會是一場災難,至終唐鳳口中的這個馬達不但不能加速台灣的數位發展,反而會成為殲滅台灣民主的馬達(MoDA)!
(圖片取自聯合報)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