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師 謝其政
拜讀季節《大學文憑貶值是年輕人的錯嗎?》及林志翰《台灣寬鬆教育下沒說的真相》二君宏文,不禁想起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在雙城記中的名句:「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每一物種存在於宇宙的時間與空間的交會處都不能選擇,就算是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也無法選擇自己出生的時間(世代)、空間(地域),也不能選擇父母、性別、膚色……等等。處在21世紀初的台灣年輕人,面對大學文憑貶值是年輕人的錯嗎?此一大哉問,年輕人當然可以大聲直言這不是我的錯。但沒錯不代表可以不用負責、承擔,更不可以如鴕鳥般,以為把頭埋進沙堆中,便可以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全聯總裁徐重仁提到,現在蠻多年輕人很會花錢,一堆出國旅遊,應該要做自己能力範圍的事。他還鼓勵年輕人要忍耐不計較,不要只看短期,只要努力,就會有相對應的報酬。以徐總裁的高度、角色,口出此言縱或有資方色彩,為資方利益發聲之嫌,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學文憑嚴重貶值已經是事實,大學生的競爭力正在削減中也是另外一個事實。
辦教育本來就是一昂貴的投資,在那資源貧瘠的年代,為服膺反攻大陸的基本國策,國家還要將有限的稅收用於國防、養兵,能運用於教育的經費亦相對減少。上個世紀8、90年代,台灣的經濟奇蹟外加兩蔣時代結束,李登輝繼承大位,經營大台灣成為新的國策。且憲法第164條規定:「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15%,在省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25%,在市縣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35%。其依法設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產業,應予以保障。已不再如聾子的耳朵般只是個擺設,國會全面改選後,在野黨的監督、制衡下,教育經費已大幅提升。
教育普及原本是美事一樁,但是供過於求的結果,教育場域已然主客易位,成了買方市場。在實施9年國教(1968年)以前,上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都必須經過嚴格篩選(考試),過關斬將之後方可獲得就學的機會,因此若有幸能進入學校接受校育,學生都格外珍惜,也格外能把握在學校學習的每一分每一秒。
從9年國教到12國教,回首台灣的教育改革,從李遠哲頭頂諾貝爾獎之桂冠主持的教改以降,教改20年,其主要精神與訴求有四:其一,減輕學生負擔;其二,高中社區化;其三:特色辦學與招生,其四:適性揚才。在升學引導教學的氛圍下,20年教改,所使用得手段亦都圍繞著生學招生方式上努力,鮮少教材、教育制度、教育哲學等領域著墨,教改20年,始終噓聲大於掌聲。
廢除大學聯考改採多元入學方案,原本極為單純的招生篩選機制,改由統測成績75級分作為基礎量尺,再佐以推甄、繁星等方案後,高中(職)第6學期師生幾乎在為所謂多元入學方案忙活著,忙著推甄、製作精美備審資料、包裝自己,梳理自己。師長們也忙著為學生創造有利於推甄條件的資料而努力。但經過包裝的精美備審資料,到底有多少是真正出於自己?更何況已凸顯出城鄉差距及家長社經等因素影響學生錄取校系結果之斧痕。
為了舒緩學生的升學壓力,民意也希望自己的子弟都能上大學圓大學夢。就在原本技職體系轄下的專科學校紛紛改制成技術學院、科技大學。放眼這批科技大學所培養出的所謂大學生,似乎徒有大學的文憑,但文不能提筆,武不能提槍之輩充斥。
在高中端因考上大學很容易,在國中端的就學機會也很多。供過於求的就學機會已經不再高貴,除耗費及稀釋寶貴的教育資源外,若國、高中端只是把學生規範在校園每天枯坐教室,發呆、划手機是常態。若課堂上有心聽課,且聽得懂課的學生數很難突破個位數(2成不到)也是校園中的另一個常態時,請不要迷信只有學校才是教育的唯一場域。尤其是在大學端,在教改路上減少學校的「量」提高畢業生之「質」是否也應是一個選項?當上大學成了全民運動,我們的人力品質未見提升,大學亦未能培養出「堪用」人才為國所用。反而因若干品管不良之大學尸位杏壇,劣幣驅逐良幣,供過於求的就學機會,對學生成績考核標準調降、再調降,降到甚至沒標準。學生只要有註冊、有繳交學分費、有到課便可及格;有更甚者,就算不到課仍可及格之情事亦所在多有。如果這是校園的普遍現象,大學畢業生如果籠罩在22k低薪陰霾不僅剛剛好而已,還可能要再下修。
寒窗苦讀雖不須如懸梁刺股般的殘酷與苦行。追求快樂學習也不能將學習內容難度大幅降低,讓想要唸書的學生因課程太簡單「吃不飽」而失去挑戰,也失去了鬥志。台灣因教育普及,不僅國民義務教育普及,大學教育亦普及成全民運動,就學不再是稀有財,一間又一間學費並不廉價的大學,因現實考量,失去了學術殿堂應有的理想與堅持,大學文憑還是會繼續狂貶。年輕人雖毋需為大學文憑貶值負責,但必須為此結果買單。
大學林立,但不是每一個高中職畢業生都必須上大學。如果年輕人從無認真評估自已為何要上大學?是否適合上大學?兩個核心價值,而只是為滿足父母的期待,盲從於潮流,4年青春,換來日益貶值的大學文憑,走入職場,能力未養成,卻只知抱怨工作環境差、工時長、工資低……。那麼,也請年輕人認清一個事實:大學文憑貶值當然不是年輕人的錯,但盲目的上大學,然後發現大學文憑竟如此不值錢時,你就必須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責與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