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政治系 李政軒
最近看到《上報》、《自由時報》、《三立》幾篇批評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報導,最令筆者傻眼的就是「張志軍太超過傳小英政府出手教訓他」這種論調,更難想像報導內容指出民進黨政府意圖透過媒體釋放訊息的匿名「決策高層」點名批判張志軍,並認為「風波未燒到小英顯示北京對台還有『期待』」筆者不禁揣測:台灣的執政者難道意欲向習近平爭寵?
正如台灣獨派大老林濁水日前的投書〈兩岸不能依前現代《甄嬛宮庭戲》演出〉所說,向習近平罵張志軍就與當年台灣歷史教育中罵史迪威破壞美中關係般荒謬,這種決策不僅表現出立場、角色的錯誤,更展現出執政者對大陸政治文化規律的無知。
從應然面而言,作為台灣的政府本應捍衛對等交涉的在立場與角色,所有的反應、對話的對象必然不是張志軍個人,而是對中共政權整體,在此前提下“教訓”對方代表同時安撫對岸領導層:錯的都是你下屬你應該對我更好點,這難道不是宮廷劇中的爭寵戲碼?尤其提到「顯示北京對台還有『期待』」更坐實了這種矮化的委曲,難道民進黨政府天真的認為對岸領導層會選擇不信自己培養的官僚菁英,而選擇信任已數次違反互信的對手?論及實然面,最淺顯的一例就是:罵張不罵習已非第一次,於2016年的10月仍然是《自由》、《三立》發佈了標題為〈習近平對台將更強硬? 傳年底撤換張志軍〉的新聞,然而時至2017年的今日張志軍仍然穩坐對台交涉的第一人,台灣顯然已預期錯誤,同時也應認識到換上來的人,很可能還不如張志軍來的「溫和」。今年三月再度開啟的「批張」行動豈非一錯再錯?
再者,此時批張顯然不了解大陸政治規律,今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九大將會公開換屆結果,因此若非為了「騰位子」的人事鬥爭,求穩的大陸當局必然不希望干擾到十九大的進行,推論即使要換張志軍也必然在十九大開始的前後,因此台灣現在的批張完全無用功。
同時,〈張志軍太超過傳小英政府出手教訓他〉此篇報導中所闡述「田弘茂要放的訊息很清楚:他一向和北京超過國台辦的高層有關係」等明顯出了大問題!須知,大陸最高領導層除習以外,其餘人都有分工而不太互相插手,對台事務則屬俞正聲負責範圍,而俞的年紀很可能在十九大時因大陸「七上八下」(67歲以下者續任,68歲以上則退休)的不成文規定而退休,因此田弘茂「超過國台辦的高層」很可能過期即失效。
最令人擔心的就是,蔡英文等決策者是否不清楚大陸的決策傾向,他們到底有沒有認識到大陸對傾獨黨派執政的「逆反性反應」?從李登輝、陳水扁的任內,大陸明顯表示出:「你不合作那我就跟你對著幹。」的態度。在對抗式互動邏輯下,縱使大陸最高領導層對張志軍不滿,也會因為台灣的「批張」而產生兩種可能的反應:一是讓張續任對台灣「打臉」,二是換更鷹派強硬者入主國台辦,無論何者勢必導致台海緊張更甚。難道這是台灣當局所樂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