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教育強化了階級複製

28 8 月 , 2017  

黑絲絨

近日高中國文科文言白話之爭吵的沸沸揚揚,而在課審會提交大會決定的前兩日,一份由多位大學教授包含七位中研院士所發表的連署聲明,呼籲社會大眾支持現有課綱,但言談之中其實仍不脫菁英階級的傲慢。

他們認為,不管課綱如何降低文言比例,它仍然是國文科的考試重點。而考試會引導教學,如果學校課本不上文言文,只會助長坊間「文言文補習班」大量出現,以消弭家長對於小孩升學的憂慮。有錢人家的孩子可以補習,貧窮小孩的語文能力更落後的結果,便是擴大精英與非精英的階級落差。

問題是,文言文本身就是一種階級複製。它是士大夫科舉應試作答所使用的一種語言,只存在於一小群菁英階級之中,並非市井小民的街頭巷議。而現在的國文課綱,教學目標是讓所有受教者擁有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並能學以致用於日常生活及工作職場之中,而非將所有學生都培育成詩人作家。

再者,階級複製也不只有發生在國文科而已。長久以來,英文、數學、理化補習班林立,甚至也出現作文、歷史補習班。這些難道就不會造成階級複製?近年的多元入學管道,當貧窮人家的孩子正忙著打工籌措學費,肯花錢的家長便可以讓申請學生的履歷製作精美,在課後忙碌參加多個社團。而107年課綱即將採用的「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從入學的那一刻起,便要完整記錄段考成績、選課紀錄、社團才藝表現、志工經驗,這一份鉅細靡遺的學習歷程,才是階級差異擴大的完整紀錄。

反過來問,即使維持現行文言文比例,就能消弭階級複製嗎?現行課綱是一群文學專家的集思廣益,本身就是讓學生身陷在精英階級製造的遊戲規則裡。想要回歸教育促成階級流動的初衷,不如鬆綁選文權給第一線語文教育工作者,選擇的教材也不需以文學作品為限,科普文章選讀、商務書信撰寫、社群媒體的寫作乃至於口語溝通、簡報表達等,只要在教學設計上能強化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並且學以致用在工作職場及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成為教材。消弭學用落差,創造多元機會,才是停止階級複製加劇的良策。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