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張競
最近政府高層熱衷參與社會活動,並且透過網路社交媒體,以直播方式發送訊息,企圖循著所謂網紅模式,提升政治人物社會正面形象。
說實在話,公關團隊如此規劃,透過媒體運作熱門模式,形塑政治人物公眾形象,本來應是無可厚非,但是如此刻意運作,究竟得失如何?倒是值得社會大眾深入思考。
平心而論,透過如此網紅模式,多半內容都限於日常生活通俗事務,此與社會對於政治人物所抱持之公眾期待,在議題嚴肅性與實用性上,無可置疑地存在相當大之落差。
假若政治人物在掌握實際執政權力前,運用此等宣傳作為與公關技巧建構形象,激發出選民對其執政服務之期待,絕對合乎理則。
但若是業已成為具備實際執政權之政府首長,此時決定其公眾形象發展趨勢走向,就必須仰賴其政績,而透過網紅模式所傳達與塑建之形象,其實都屬於外在枝微末節,實在難以扭轉因其政績所產生評價。
假若拿網紅所能產生之公關效應對比政績,實際政績就猶如牛肉,而網紅公關手法所能達到者,不過就是與其配套之調味與裝飾,絕對無法取代真正的牛肉。
在沒獲得執政權前,政治人物或許可以大開支票;但是真正執政後,端不出牛肉,或者是將年肉燉糊了,那時不論如何調味加料,就絕對不會有選民願意買帳。
講來講去,其實對選民來說,只有一句話:「牛肉在那裡?」假若拿不出真正執政績效,政治人物就算願意拉下臉來,直播大跳牛肉場,恐怕也難以挽救未來的政治聲望與選舉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