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壯遊 謝宇程
最近一個朋友和我談起:「台灣的教育、能源、經濟產業… 都每況愈下。不是有很多學者專家在做政策研究嗎?為什麼許多議題吵了數十年,沒個結果,情況鮮有改善?」
談起委託專家學者研究政策的品質,讓我想起一個朋友的經驗。因為這是真事,請容我以下文中以匿名處理。
拿錢,不研究
十幾年前,我的好朋友,當時還是在讀研究所的「章同學」,參與一個總金額八百多萬的政策研究案。研究案的主持人是學界的資深泰斗;發包部會官員、負責審計畫的教授見到該主持人,都要喊「老師」(其實對一些人來說,是老師的老師)。
在主持人之下,還有七個教授分子題進行研究,他們都任職名聲優良的大學,在各自專業領域頗有身分地位。章同學的角色,其實是負責召集會議,做會議記錄,並負責核銷經費。
章同學(現在已經是章專員了)記得,當時參與的教授們都還滿認真,除了負責寫「結論」那一個章節的吳教授之外。打從計畫起跑,這位吳教授除了每個月差派頗為美豔的女助理來遞交薪資領據之外,就沒有進度了。那些重要的會議,吳教授用各種理由請假,然後請章同學參加,做完會議記錄後,把會議記錄寄給他。
到了研究期程結束前兩個月,章同學提醒吳教授提交進度。吳教授回信,要章同學把會議記錄,依據會議結論,做個結構化的彙整,寄給他作為參考。章同學照做了。
研究成果,很完美?
研究案剩一個月、兩星期、一星期…,章同學都不斷寄信給吳教授,客氣禮貌地催促他繳交研究成果。直到研究案完成期限在即,需要送出付印的前兩天,吳教授才回寄他的檔案。章同學打開文檔,赫然發現那就是他在兩個月前完成的會議記錄彙整,完全沒有更改,只不過加上了吳教授和他助理的名字。
讓章同學覺得更驚奇的是,當這分文檔放在研究案的結論章節,呈給計畫主持人,最後送交發包行政機關,開審查會…一路順暢,沒人提出任何整體性、較大幅度的批評,都指出一些用字遣詞的細節而已。研究案就這樣完成了,吳教授冒用一個碩士生的會議計錄就當作結論,也通過了;吳教授和他漂亮的助理領了十二個月的薪資,基本上啥都沒做。
當時的政策,其實後來一直束諸高閣,政府一直沒有真正參考、啟動什麼作為。此外,因為章同學後來的工作,都還和他研究所的領域有關,而且會和學界有所互動,所以他也一直不敢對外聲張,諻論舉發。只有在私下和我討論。
多年後,其實我們都懂了「政府委外政策研究案」是怎樣的一回事。不敢說「所有」、「每一件」政府委外政策研究案都是如此,但據我們所知,這還頗為普遍。
先射箭,後畫靶
委外機關對於研究結論,其實常常早有定見。據章同學所說,那分研究案進行中,每次重要會議,該部會某高階官員都會出席,不但擔任會議主席,而且頗為明確、強勢地指示研究單位將哪些意見納入研究結論,研究單位似乎成了他的祕書,功用在於記下他的旨意。
公道地說,章同學真得很擅長把報告寫得很工整漂亮,研究結論是發包機關「想要看到的樣子」。既然研究案的立場和機關立場相近,加上主持人的身分很「罩」,結果當然不會受到刁難。至於背後的學理依據,分析是否嚴謹,其實行政單位並不見得那麼在意。當研究過程如此搬演,當然到最後,研究品質就不重要,審查也就聊備一格。
政府官員、學界專家,在對待「政策研究案」的心態與作法上,若不能更有所改變,其實,做再多研究,恐怕都難解決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