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時事評論

持續回溫的中印關係

獨立評論人 宋磊

中印兩國已在4月底完成非正式會面,兩國領導人對於未來中印發展保持樂觀態度,印度總理莫迪已確定今年6月將再度訪問中國青島,距今不到一年前,中印兩國仍為了邊界問題升高對峙,甚至瀕臨開戰邊緣,如今中印兩國雖表示尚未解決共同紛爭,但仍可說為區域和平做出了實質貢獻。

自2003年後,中印兩國以合作為主軸發展雙邊關係,在經濟利益的考量下,兩國始終不願再次兵戎相見,但限於歷史因素,兩國仍對彼此擁有歧見,特別是在地緣戰略的思考下,加上中國大力推動一帶一陸政策,印度對中國在印度洋上的「珍珠鍊戰略」的布置及相關港口建設有疑慮,認為中國透過在印度洋周遭的航行來達到監控、圍堵印度的目標,於是兩國在陸地上的邊界問題遂成為過去關注的焦點;印度為保有南亞的地緣優勢,更以長程導彈為發展目標進行研製,希望可以在戰略上牽制中國於邊界、印度洋上的行動。

面對印度政府的質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已掌握,對於中印兩國長久以來的紛爭,中國政府始終保持沉默以對,並高規格邀請印度總理莫迪前往中國拜訪。從2015年上任至今,莫迪先後造訪中國四次;在經濟合作上,兩國早在2015年就已洽簽高達220億美金的合作金額而備受關注。

2017年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面時表示,兩國應維持「龍象共舞,而非龍象惡鬥」,此話一出獲得莫迪的認同。今年兩國更針對許多國際重大議題進行討論;中印為亞洲兩大經濟體,彼此間的交流十分重要,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更表示,中印合作應為「1+1=11」的模式而非等於2,兩國應像「11」並肩合作創造未來,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用。

在中國崛起所造成的世界權力板塊的位移,給予中國政府在區域利益及相關問題的處理上更有談判籌碼,印度面對現實政治的考量,若完全一面倒向美國採取與中國發展全面對峙的關係,將不利於自身長遠的經濟發展;雖然兩國短時間內對邊界問題仍未提出一個有效的政策指引,但在經貿上互補性遠大於競爭性的同時,以及在許多非傳統安全領域上,如針對氣候、反恐等議題,兩國採取合作的態度並非完全遙不可及。

在如此的趨勢引領下,未來可再以發展「中印緬孟經濟走廊」為目標,加深彼此間的合作,隨著中國快速發展、崛起,若以傳統的軍事對峙已非明智之舉,印度以合作大於競爭的原則與中國交流,更符合印度的國家利益,對印度洋或南亞局勢也有降溫的作用;即使美國以「印太戰略」為亞太政策核心,但印度、日本與澳洲皆與中國有密切的經濟來往,因此,軍事上的圍堵所構成的嚇阻效果,就遠低於經濟上的合作所創造出的價值。

亞太各國若能順勢而為,相信「龍象合作」的願景更能有助於相關國家的生存發展。

(photo by wikimedia common)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11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1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2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2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2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 年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