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時事評論

投身照護銀髮族行列讓年輕人致富贏得尊敬

退休教師   謝其政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據估算,10年內高達72萬人將有長期照護需求,但衛福部的「長照10年計畫」僅能照顧8萬多人,剩下的60幾萬待服務的銀髮族群,包括經濟部、勞動部與財政部分別動起來研擬行動方案,解決長照需求不足的問題。

近日兩大黨總統候選人針對「長期照護」應採保險制或稅收制隔空交火。距離明年年初的總統大選只剩一月有餘,在這場選情冷清的選戰中,很高興看到兩黨都有提出政策牛肉,對「長期照護」此一議題提出各自主張。上開議題兩黨的主要爭論和差異,乃在於發展長期照護的「財源」哪裏來的選擇。國民黨目前的執政方向以及總統候選人的政見,主要希望透過「長期照護保險」來支應;而民進黨蔡英文則主張要以「稅收」來發展長期照護。雖然表面的議題是「財源哪裏來」的問題。但是面對未來長期照護需求,有比「錢」更重要的難題必須面對,更需未雨綢繆。對年輕人來說,若能更積極投身照護銀髮族行列,更是讓年輕人致富贏得尊敬。

近10年來若家中有長輩臥病在床,子女多因工作關係,無暇騰出手來親嘗湯藥,侍奉病塌之前照護養老直到送終。遂申請或合法或非法的居家看護代勞之,乃現今台灣社會普遍現象,也是一不得不的選擇。但亦常有都已經失業在家了,還忝不知恥的主張要申請居家看護代勞,且還要動用長輩的棺材本,如此行徑,情何以堪?

不可否認,照顧老人不僅僅是典型的型的3D(Dangerous, Difficult, Dirty亦即危險活、難活、髒活)產業活,要做好照護老人的工作,除把屎把尿外,因臥病病塌者普遍存在著不安,及脆弱的情緒需要照顧,需要佐以有更多的愛心、耐心與毅力方可勝任愉快,根本就不是人幹的活。子女多因工作關係,無暇騰出手來親嘗湯藥,侍奉病塌之前照護、養老直到送終。此一命題到底是年輕人真的因為忙於工作,還是把工作當成避風港?可能年輕人們,於午夜夢迴時,必須好好捫心自問。

任何物種生命都有其極限, 所以必須繁衍後代,以延續種性。人類組成了家庭,確定了血統,延續了種「姓」。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註1),生養兒女,無非是為生前養老,死後送終,代代相傳。

生老病死乃人類生命中必然經歷的正常現象,一旦來到人間,註定要歷經苦難,若久臥病塌,死亡成了最好的解脫。死神召喚眾人皆畏,但對人最惡毒的詛咒不是咒其死,而是咒其不得好死。面對死亡,若能於睡夢中安詳的被接引西方極樂,除了留下更多的思念、緬懷外,總會給這個人下一個「前世有修」的註語。

久病無孝子,述說著年老臥病的長者是有多麼的麻煩的事實。日本電影《樽山節考》為了節省資源,要將年老不具生產力的老父(母)親背到深山,任其自生自滅,寫下了多少無奈、心酸。大陸流傳的順口溜:要想娶得美嬌娘,一要有車有房,二要父母雙亡,道盡了多少現實。曾幾何時,父母的存在已經成為年輕人成婚的最大障礙。無奈與現實交織成年老臥病長者的悲悽、心酸?

財政惡化,國債高築,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都喊窮,種種數據均顯示國民年金不改革,將分別於若干年後陸續破產。但短視的政客們,仍然盤算著只要在我任內不破產,頭過身就過的春秋大夢。甚至還無視財政惡化,還在大舉舉債,大搞討好選民的政策燒錢。還有一個更為嚴峻的挑戰,在考驗年輕人,就算銀髮族們荷包滿滿,在未來10年內高達72萬人將有長期照護需求,這個巨大的人力缺口,更將年輕世代壓力更沉重。

因為有工作能力的人口比例降低,老人人口太多,可能這已經不是錢的事了。台灣版的《樽山節考》將在台灣的城市隆重上演,縱使銀髮族荷包滿滿,面對巨大的勞務缺口,老父(母)親不須勞煩子女背上山,就是在城市,就是在自己溫暖的家園,仍應活生生的面對自生自滅的生活窘境。如果國民年金不改革,或改革失敗,銀髮族一窮二白、貧病交迫,那情況就更惡劣了?

再次呼籲年輕人們,需求在哪裡?商機就在哪裡?面對如此龐大的需求與商機,不管你照顧的是自己的長輩,或是受雇照護年邁長者。在未來的社會,你都會因為被需求而受到尊敬,也會因經濟學上那隻看不見的手,讓你致富。

註1: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9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9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0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0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0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0 個月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