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工作者 羽毛
科技日新月異,現代人幾乎人手一機,近年來卻有個共同的困擾,其為手機內或多或少都有收過不明人士傳來投資詐騙的罐頭簡訊,主要態樣包含冒名金融業者詐騙、非法金融交易平台、推銷販賣未上市櫃股票、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經營非法期貨投顧或以LINE群組勸誘買股等,尤其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推波助瀾,犯罪也快速的從傳統實體走向數位化,接踵而至的虛擬犯罪問題與日俱增,我們必須正視且不可不慎。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詐欺犯罪及網路犯罪2018至2022年資料顯示,在詐欺犯罪被害人數上,從2018年36,005人上升至2021年44,674人,增加8,669人(24%),而統計2022年1至6月份已達23,980人。另網路犯罪發生被害人數,從2018年13,456人上升至2021年14,942人,增加1,486人(11%),而統計2022年1至6月已達9,039人。詐騙被害財損方面,根據報導我國詐騙集團每年詐騙金額高達百億甚至千億元台幣,據統計2022年網路詐騙財損累計達77億4,151萬元,其中投資詐騙財損累計達31億4,251萬元。從各項統計數字上顯示,足以顯見網路詐欺犯罪逐年增長、受損財物逐年增加,詐騙受害民眾也越來越多。
從詐欺被害類型深入探究,2021年以「投資詐欺」4,896 件(占19.80%)為最多,「解除分期付款詐欺(ATM)」4,328件(占17.51%)次之,「一般購物詐欺(偽稱買賣)」3,004件(占12.15%)居第3;此外,與2020年比較,以「投資詐欺」增加2,044件,成長71.67%為最多,邇來不法分子甚至利用假愛情交友並佯稱投資虛擬貨幣,據報導連知名女藝人也深受其害,受騙上千萬元。
各類型詐欺案件逐年遽增,面對此問題執政團隊似乎還未找到有效的解決之道,民眾每天仍有刪不完的詐欺罐頭簡訊,且據報載目前詐騙簡訊的攔阻率僅有6%,除了個資已遭犯罪集團掌握,也代表許多遭詐騙的財產無法如數追回。
從詐欺案件與被害人數的增長可知,當前防制詐欺工作面臨巨大挑戰,首先在識詐方面,大部分民眾無法有效接收防詐宣導,研究分析不同性別與年齡層遭受詐騙的犯罪手法不同,建議全面「分層分眾」宣導,突破同溫層族群,各針對學生、長者(退休)軍公教、新住民等對症下藥,並運用在地社群、電子媒體、有線電視臺精準投放防詐題材,以利將防詐手法廣泛傳播,強化宣導效果。
第二,在阻詐方面,目前虛擬通貨尚無主管機關,境內外交易無法確實管制。第三方支付雖有經濟部主管機關,惟實名認證(KYC)仍不落實,建議逐步修法嚴管。
第三,在懲詐方面,因詐欺機房多藏匿於境外,調閱通訊軟體紀錄與跨國查緝不易,另詐騙集團內分工結構分明,國內贓款轉移快速,又時常取巧利用青少年擔任車手以降低刑責,不易一網打盡,建議比照毒品案件,設立民眾檢舉獎金,有效協助查扣不法犯罪集團所得,藉以刨根溯源斷金流。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