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兩岸中心助理研究員 唐豪駿
上週有一個不受矚目的消息,默默的出現在新聞上:「美國國務院邀請洪秀柱明年訪問美國。」川普在11月9日當選總統,11月24日,國務院便正式提出明年打算邀請台灣在野黨黨主席訪問華府的訊息,在時間點上十分引人遐想。
在競選期間,川普以口無遮攔、前後矛盾著稱。但從他當選後幾個恰到好處的髮夾彎,不禁讓人懷疑川普背後是否有「高人指點」。會否「狂人川普」的形象只是一種競選策略的需要?透過把水攪渾來個渾水摸魚?做為一個成功的生意人,「無法預測」是他保持談判優勢的方法。外人想要弄清楚川普真正的盤算,恐怕只能以管窺豹,時見一斑。
暫且假設川普不是個說話不經大腦的狂人,而是精打細算的商人,邀請國民黨黨主席訪問華府,可以帶來什麼好處?
首先,第一個感到受壓迫的還不是北京,而是執政的民進黨,蔡英文在選前將下重注在希拉蕊身上,結果結局大出意料。由於蔡英文走親美制中的路線,如何與川普修補關係,是當務之急。尤其是聽聞國務院邀請洪秀柱訪美,從國內選舉層次這將帶來兩黨聲望選票的此消彼漲;從國家戰略層次這是美國主動向台灣釋放善意。因此,12月2日蔡英文便主動打電話給川普,這是一個經過精密計算的「遲來的祝賀」。而川普方面則是正中下懷,因為透過邀請洪秀柱訪美,引出蔡英文的正面反應,本來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川普在競選過程中多次毫無掩飾的表達對俄國總統普丁的好感,而美俄關係的拉近,無疑替北京製造了更大的壓力。多年來,美國透過美、中、日與美、歐、俄兩個三角,大玩權力平衡,而美國與歐、日的同盟關係越緊密,也就越促使中、俄兩國進行密切合作。如今,川普透過與俄國修好關係,製造北京被孤立的心理壓力,接著只需要一個撬動中國的槓桿就能逼北京讓步,而這個槓桿,就是台灣。
以邀請洪秀柱訪美,牽動蔡英文致電恭賀;再透過推特放話,稱呼蔡英文為「台灣總統」(president of Taiwan),激怒北京出來正面交鋒;等到北京嚴重表示不滿,川普又拋出三個議題跟中共喊價:中共操縱人民幣低匯率、對美國商品課以高關稅、南海大幅擴軍。川普漫天討價,就看北京如何落地還錢。川普雖然還未正式入主白宮,可是商人本色已經嶄露無遺。
台灣其實一直是美國手中的籌碼,從尼克森的上海公報、卡特的建交公報、雷根的八一七公報,就可以看出,無論民主黨或共和黨,都將台灣視為一枚棋子,透過打台灣牌,跟中共討價還價。
當綠營支持者為了川普親口說出「台灣總統」而感到歡欣鼓舞時,顯然忘記這個人在選舉期間是出名的前後矛盾、說話不認帳。何況,即便川普正式邀請蔡英文明年訪問白宮,都不代表美國對台灣會有更強的安全承諾,只不過是借力使力希望北京有更多的讓步而已。說到底,在美國眼中,台灣始終只是一張隨時可以打出去的牌,尤其是對一個只講利益、毫無原則的商人而言,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