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審慎論斷北韓兩彈虛實

8 9 月 , 2017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張競

朝鮮半島風雲再起,北韓金氏政權藉由試射導彈與核武試爆,展現軍事實力並對外出聲恫嚇,但是在各國商討對策之際,吾人是否能夠確實持平地論斷出北韓真正虛實,至為重要。

平壤在過去十餘年來積極發展核武,但是就核彈部隊發展歷程來說,從最初能夠產生核爆之核能力,到經過將核子裝置武器化過程,到達具備核武力水準,最後建構出完整指揮管制與核武政策及準則,將其配發至軍事部隊,建立能夠實際作戰之核戰力,其實都有既定規則可循。

在試驗場中以科技裝置所能產生核爆,並無法保證可轉化成為戰場上能實際運用的武器;美國當初首發試爆氫彈,由於體積重量驚人,再加上安定性不足,根本就無法在戰場上運用,經過兩年努力後,才順利將其製成能夠實戰運用之武器。

同樣在核武軍備競賽歷史上,虛張聲勢刻意作假情事亦是存在;諸多人當初認為蘇聯搶先美國,先製造出能夠實際投射運用之氫彈,但多年後,從參與其事科學家回憶錄中,卻發現造假證據,以及針對美國情報偵察手段,運用科學技術加以欺騙設計的手法;因此審視北韓核武發展水準,必須謹慎避免遭致矇騙。

北韓發展核武並未依循任何核武強權所走過軌跡,其所有試爆都是採取地下核爆方式,此對環境雖然相對污染較低,但諸多重要數據就很難測知,如何突破此等限制,如今仍是謎團。同樣,平壤亦未實際將核彈裝設於任何投射裝置後進行測試,因此亦無任何證據顯示,其已跨越核武力門檻,能將核子裝置順利武器化。

再檢視平壤導彈試射,迄至目前為止,其導彈從未到達其所宣稱的射程,同時其試射作業安排亦違反常理,並未派出機艦監測彈道軌跡,並遠赴預定落點回收彈體與遙測裝置,此與所有發展中遠程地對地導彈國家作法完全不同,更是啟人疑竇。

對比平壤各項武器試射試爆史,每次都會在事後大肆吹噓,但歷經時日後又無疾而終。光是宣稱氫彈試爆成功就不止一次,但從各項科學徵候監測數字觀察,確實與其喉舌媒體自吹自擂內容相左。

科學是客觀講求證據,宣傳是主觀隨意述說,但若要慎謀能斷,理性採取適切對策,畢竟還是不能只是跟著感覺走,隨人起舞任人操弄。就整個北韓不斷運用試射導彈與核武試爆以傳遞政治訊息來看,吾人必須仔細思考,金正恩能否藉此突破其被經濟制裁之孤立困境,世界運轉軌跡是否會受到影響?就可理解為何各國具有本錢老神在在與其周旋。

朝鮮半島與臺海就政治軍事產生連動效應機會不高,但考量周邊各國與我經貿關係,掌握情勢還是國家重要利益所在。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