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 林妘軒
台大近日有3名學生輕生、墜樓引起全國關注,成大近3個月也已經發生3起學生自殺事件。有人不解,台大、成功這些學生怎會選擇輕生,台大校長管中閔則以心輔中心明年可能增加6名兼任輔導老師,並協商開放夜間輔導專線顧及學生緊急需求等,試圖解決年輕人自殺的問題。
自殺會因為高學歷而免疫嗎?這樣的觀點顯得偏頗甚至無知;此外,實務上,其有極少數的學生在面對心理難題時會願意找老師諮商,走進學校的輔導室。
大學端增加心理輔導老師就能解決日漸攀升的自殺學生人數,其實也與大學校園真實樣貌有所出入。
苦澀的年輕歲月,全世界皆然,但各有其內部原因。2016年,日本自殺兒童和青少年的數量比1986年以來的任何一年都多。當年竟有250名小學生與高中生因各種原因而自殺,例如:校園欺凌、家庭問題和課業壓力等,而15歲至39歲的年輕人在日本各年齡層的自殺率最高。2016年,南韓在自殺死亡率高居全球第二,第一名的國家竟然是你我猜想不到的立陶宛。
台灣的孩子從小就在「快樂學習」的口號中成長,可是升學制度的枝枝節節卻讓求學生活壓力滿載,產生認知衝突,教改專家擘劃的美好教育藍圖禁不起現實考驗。念了大學後,面對未來工作職場普遍不友善的環境,加上慣老闆充斥,此時社會新鮮人必須汲汲忙忙於找到一份好工作,才能得到令人稱羨的穩定收入。
台灣的孩子在求學過程中鮮少有話語權,父母為了孩子好、教改專家也為了孩子好,但有哪些作為是孩子自己說「好」、想要的?我們的孩子有多少人可以在放學後不衝補習班,坐在飯桌前跟父母聊聊心裡話;我們的孩子有多少人可以在假日從事休閒活動、放鬆自己,而不是只能埋首書堆?
以這一陣子爭議不休的「學習歷程檔案」為例,適性發展、多元探索絕對是美事一樁,但卻因為賦予分數的評比,自然有優劣之分,評分標準不透明或是根本沒有標準導致高中生人心惶惶,在在成為孩子不快樂的壓力來源。
自殺會傳染,一個人或多人的死亡會導致自殺行為的增加,特別是那些已經有自殺想法或有著高度自殺風險的人。媒體報導時應加強正面的力量,避免苦澀、焦慮被傳播,造成自殺模仿潮;父母、老師不妨停下督促孩子成績的腳步,別開口、閉口都是成績、都是我為了你好,跟孩子輕鬆地聊聊未來,讓他們築踏實的夢,產生圓夢的正向動力。
pic by <a href=’https://www.freepik.com/vectors/background’>Background vector created by rawpixel.com – www.freepik.com</a>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