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如何面對國際新秩序?

15 10 月 , 2017  

獨立評論人  宋磊

今年雙十節慶中,總統蔡英文以「更好的台灣」為題發表演說,原則上內容與去年大同小異,無論在兩岸關係、國防政策、新南向政策等皆與去年就職與國慶日差異不大,唯獨在對外政策論述上,蔡總統表示將尋找台灣在國際新秩序中的位置。蔡總統認為台灣是維持和平、穩定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時希望透過新南向政策與東協各國維持經濟、文化上的交流來達成政策目標。理論上,這些政策在內容上其實問題不大,但問題是實務上台灣還擁有哪些對外手段?在面對所謂的國際新秩序時,就目前政府的能力該如何務實化解?相信早已成為嚴肅的課題。

首先,就當前的亞太秩序來說,中國透過一帶一路政策將東南亞、中亞甚至是大洋洲連為一體成為共主,在區域問題方面無論是北韓議題或是經濟議題,美國、日本已不敢正面挑釁,甚至必須以合作的態度與中國維持關係,也就是說中國在亞太區域已具備一定程度的談判能量,而國際新秩序中,台灣到底該從何處進行突破?能否在兩岸與對外關係上獲取平衡?政府能否快速因應亞太地區的秩序頗值得觀察。

其次,以國際秩序來說,台灣未來的國際空間與外交政策該如何突破?當中國將前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已轉任國台辦排名第一副主任,北京已將台灣問題納入全球戰略思維,換言之台灣若在國際上做出任何挑釁行為,中國對我方政府的打壓恐怕更為強硬,美國護台的機會恐會更為減少,長時間台灣將有可能在邦交國的數量上面臨減少的局面,對我方參加或進入國際組織上恐有更為不利的影響,面對這些可能的局勢,加上兩岸關係沒有修補的情況下,台灣未來能有多少優勢則可想而知。

資深的國際關係學者林中斌以中國將〈不戰而主東亞〉為題早已在報紙上進行發表,雖然目前中國距離完全的稱霸亞太地區仍有一段時間,但在面對往後可能的國際新局勢,當所有的東協國家目前倚靠中國時,台灣在新南向政策該如何因應?台灣無論在硬實力或軟實力皆為有限的條件下該如何突破重圍?外交部門必須嚴肅以對。

外交向來是內政的延伸,更是國力的代表,鑒於中國愈趨強大,台灣無論在政策、資金、人力遠不及於對岸的狀況下,如何突破當前僵局?面對僵持的兩岸關係政府該如何化解?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即將訪問中國,以美國優先為主的利益觀,再加上北韓核武問題仍舊未完全解決,美國是否會以台灣問題作為交換解決北韓核武的問題?屆時政府該如何應對?台灣該如何運用自身的巧實力來面對新的國際情勢,恐怕不是用一篇詞藻華麗的演講帶過國家未來的政策方向。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