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所碩士 宋磊
520剛過,也代表蔡政府執政滿一週年,回顧過去一年多以來,台灣面臨內外皆憂的慘狀,最重要的國防,也在政府執政後充滿顛頗,除先因海軍誤射反艦飛彈釀成大禍,再來就是備受爭議的國造武器政策,相關「國造」細節政府也尚未處置,其中最受矚目的「國造潛艦」除面臨高額資金外,其相關的製造風險與合作廠商至今仍未解決,不但增添其風險性,更容易讓百姓認為國造武器不但無法完美,甚至是一個大錢坑,淪為既得利益者分配的工具。由於國造武器項目繁多,本文僅針對部分易受矚目的焦點來做分析。
首先,蔡政府在上任前,曾大刺刺地宣布要為海軍進行「國艦國造」與「潛艦國造」,原則上前者問題較小,原因在於軍艦的設計門檻相較於潛艦低,風險也略低於潛艦國造。話雖如此,「國艦國造」的問題在於「艦隻」與「艦種」數量與種類過多,造成海軍未來的建軍成本居高不下,相關的船隻設計是否符合海軍需求仍有待檢視。比如海軍宣稱未來要建造大型的兩棲登陸艦供「兩棲艦隊」使用,那麼,就要先問台灣擁有大型的「兩棲登陸艦」的目的為何?台灣海軍陸戰隊近年因任務與員額因素,不斷朝向「特戰化」演進,外島防禦也交由少數陸戰隊或海巡單位駐防,加上兩岸情勢早已轉變,台灣擁有「兩棲登陸艦」的理由日漸單薄,因此,國造大型登陸艦的政策能否滿足海軍需求,有待檢驗。
「潛艦國造」的政策更是荒腔走板,相關的技術:如潛望鏡、動力系統、偵察設備與通訊設備等皆需要從國外進口或是藉由技術轉移的方式來達成,然而據最新消息指出,歐洲擁有自製潛艦技術的國家:德國、荷蘭、瑞典甚至英國無一願意將技術轉移給我國,原因當然是不願破壞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這是國際現實,也是推動國造潛艦最不利的因素之一,因此未來「潛艦國造」的路仍充滿變數,政策成功的機率幾乎是零,如果政府與國防高層不願面對現實,「潛艦國造」在不久的將來很有機會成為巨大「錢坑」。
對空軍來說最重要的是擁有先進戰機與教練機,鑒於現役機齡過於老舊,能否繼續適應21世紀的作戰環境備受矚目,因此空軍與漢翔公司合作希望可以設計新型「教練機」與自行設計新款隱形戰機。然而問題在於台灣不但沒有自行開發新型戰機的空間,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台灣有意採購F-35隱形戰機的議題採取較保留的態度,蔡政府一面推行「國機國造」的同時又向國際喊話要對外採購新型戰機,如此的矛盾讓人霧裡看花,不但是重創政府威信,也讓「武器國造」再度淪為空談。
蔡政府所要推動的國防政策以現實來說問題頗多,拋開自製技術不談,如此繁多的種類讓人看得眼花撩亂,雖然每當討論「武器國造」時,政府會以一種熱血沸騰的方式宣導,但問題是相關技術的門檻對中科院來說仍舊太高,高門檻技術的取得明顯對台不利,蔡政府如果繼續以一種盲目樂觀的態度投入,國家財政將會面臨休克,使全民受難。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