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 Helen
關於台灣民俗節慶是否可轉化成觀光及文創的資產?相信去年因公視與HBO Asia合作的高人氣電視影集《通靈少女》已有答案,除了打破一般人對於宮廟與民俗活動不只是老一輩人群聚在一起的在地活動,更有機會讓節慶活動轉換成「精神」、「美學層面」,進而建立與消費者與觀看者的情感連結、提升價值。
但近觀今年的天燈、烽炮與炸寒單爺活動,卻仍是老調重彈,一方面宣揚施放蜂炮的場面如何的盛大,又或者某位年長「寒單爺」是如何不懼年齡限制,用肉身搏蜂炮的行徑是多麼的「英勇」,這當中除了當事人的激情外,只剩下一片被硝化物和硫化物污染的夜空,和滿地的蜂炮碎屑。
當然,蜂炮或天燈該不該放,是否因應環保政策而取消等問題,已不只一次的被討論,贊成與反對各半。有人覺得這樣的慶祝儀式早已淪為商業炒作而欠缺配套措施,以致於活動過後垃圾堆積,污染環境;另有人覺得活動本身沒問題,但天燈及蜂炮的材質與回收方式可因應時代演進而改良。
例如,以前的天燈或許施放規模也較小,通常都會在天空中燃燒完全。但現在的天燈,由鐵絲、塑膠紙製成,施放失敗的天燈,隔天在山區造成大量的廢棄物,不但散佈山區裡不易清理,更提高造成森林大火的風險;而鹽水蜂炮的施放除了讓原本的空氣品質再度惡化,也會因神轎遊行路線過於擁塞而釀成炸傷人的意外。
事實上,目前的確有製作及研發團隊,如四個交大畢業生成立的文化銀行,研發出的環保天燈,透過採訪、報導傳統文化,協助媒合文化與商業端。只不過現在仍是推廣階段,且因價格比市上的天燈高出許多倍,所以目前要全面開辦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度。
除此之外,我更擔心的是,類似這樣一年一度的民俗慶典,透過新聞媒體的鏡頭下,透露了什麼樣的「台灣價值」?是台灣人都很瘋狂(典型台式人情味)?還是台灣街道上總是煙霧遼繞?當這樣的活動型態被內化成一種粗糙的「小確幸」外,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文化軟實力,去整合及行銷台式的在地特色,並從歷史意涵,到禮儀、程序、服飾、佈置、空間等,涵詠的細膩氛圍,整體呈現的台灣特色是什麼?恐怕是除了電視劇外的另一門需深究的議題。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