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天然獨的崛起:從總統大選看兩岸文化交流的失敗與僵局

26 1 月 , 2016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所臺灣留學生 郭正平

1月16日的政治變天,近日引來對岸中國的熱議,從周子瑜事件到帝吧網軍的翻牆侵臺等,這些事件都折射出了國民黨親中策略完全屬於順應與妥協,以致中國人民對於此次國民黨的失敗直覺性認為「反中臺獨」。那麼,為什麼國民黨的失利會造成對岸中國如此激烈的反彈?八年的親中政策又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八年的兩岸交流真的互相了解彼此?顯然這次大選的結果及隨後引發的事件都指向兩岸文化交流上的徹底失敗。

以大欺小與歧視霸凌

中國人時常以政治領土的「地大物博」而自傲,習慣「以大欺小」地稱呼臺灣人為「小臺灣」或「灣灣」,即便這是每個地區都普遍存在的對外歧視,但是這種稱呼也反映著中國人以「父子關係」解讀兩岸文化交流。國民黨失敗後,中國人再掀起以美國爹、日本爸譏嘲臺灣民意的選擇,顯然在中國的主流意識中,兩岸交流從來是以上對下的不平等方式呈現,國民黨對於中國的奉承及妥協是中共所應允的「孝順」,除此以外的非順從行為都以「叛逆」貼上標籤,這種父權式、帝國主義朝貢式的不願溝通,並以武力犯臺作為威脅,可見得國民黨的八年親中從來都是以低姿態去回應中共政權,而未有伸張臺灣於國際政治間的主權可能,以致我們在各種國際場合被受打壓與歧視,從周子瑜事件正巧折射出這樣的文化思維,就如反臺獨的黃安所期盼的「熱愛祖國的『孩子』」。

單向體諒與缺乏理解

開放八年的兩岸交流裡,國民黨團隊一味的親中策略,錯失了許多為臺灣發聲的可能,自居下位的政治環境讓兩岸交流只能以「單向」的非平等方式呈現。舉例來說,在我三年的中國留學經驗裡,中國人除了對臺灣的吃喝玩樂津津樂道之外,對於臺灣的政治、文化、史地、民族幾乎是一無所知,中國人的「臺灣印象」僅存扁平化的演藝及美食,除了來臺觀光、旅遊、作為交換生,促進臺灣的觀光產業之外,又有多少中國人透過實際交流去理解臺灣社會與政治環境?政治經濟體的委屈讓臺灣的歷史文化得以被中國扭曲,也讓「非統即獨」的思維邏輯深植每個中國人內心。我在中國留學的時光裡,經常在各種場合被迫政治表態或忍受身心上的威脅攻擊,這八年來的親中政策只能是一面倒,根本談不上是平等交流,只有極少數的中國人願意傾聽我們的聲音,以至於這兩三年內接連引發的反服貿、太陽花學運、支持香港佔中、周子瑜事件等輻射出的兩岸政治觀點,顯示國民黨執政八年苦心經營的交流失敗,錯失平等溝通的機會,單向妥協讓兩岸文化交流沒有更多共識,只留下更多的政治偏見與國際歧視而已。

未命名2

(圖片翻拍自《此間》雜誌2015年9月6日第25期,由北京大學學生會出版。圖中南北顛倒的「花蓮」、「臺東」,以及簡單化的臺灣旅行美食地圖,正是中國學生留臺「這些年」的文化偏見與誤解的冰山一角。)

幼稚與老成?勢在必行的分道揚鑣

近日,有一名自居「老成」的中國留臺交換生公開聲稱臺灣人的「幼稚」行為,顯然兩岸的青年世代並非官方想像的越來越契合,而是逐漸邁向分道揚鑣的局面:臺灣政治將由新一代的年輕人接手掌管,而中國政治仍由一群官高位大的權勢集團掌控,顯然該位中國留學生永遠無法理解臺灣文化的「活潑氣象」,而仍然倚老賣老的以長輩身分自居,「長江後浪推前浪」,中國在這一塊是遠遠不足的。

兩岸政治對立下的交流過程,讓喜歡得更喜歡、討厭的更討厭,打從心底去雙向體諒的居中勢力是明顯不足的,這都導因於不平等的交流以致於偏見的深化。總統大選的結果,反應最真實的民心,而國、共官方關於臺灣人民形塑的政治抹黑與偏頗報導,讓國共合作的政治聯盟於兩岸人民的心目中起了不同的化學作用:臺灣人民心中徹底失望,而中國人民則視為臺獨意識的東山再起,「既然國民黨是統派,選擇非國民黨的臺灣人即是獨派」,這就是國、共聯合塑造的中國人思維。近日,我們被冠上了「天然獨世代」的名號,也可做為兩岸青年世代逐漸分道揚鑣的政治解讀,儘管兩岸合作向來被雙方個別解讀為「內政事務」及「國際合作」,但是這樣的合作正是國民黨的自甘墮落而造成如今的兩岸僵局,兩岸合作缺乏雙向平等的理性溝通,在臺灣人民的反併吞意識下,最後由國民黨的徹底失敗收場,而中國又再次高論「唯恐天下不亂的臺獨分子」,揭發了這八年來極不公平的兩岸交流,這樣失敗且沒有共識的文化交流,讓我們又需要退回選擇的起點,重新捉摸一條公平理性的兩岸交流之道。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