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教師 林志翰
負責舉辦學測與指考的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呼籲,受到少子女化的衝擊,預估未來報名人數將持續下滑,大考中心的財務將會受到嚴峻考驗,需要政府財政奧援,不然恐「餓死」。
大考中心不是第一次哭窮,早在2008年大考中心就曾經打算要調整報名費。當時的大考中心說,報名費若不調漲,大考中心「今年」就要虧損一千八百萬,難道大家要眼看大考中心財務負荷不了、破產倒閉嗎?
事實真是如此嗎?幾點意見供參:
首先,2008年大考中心喊出恐將破產倒閉時,當年大學學測報名人數為15萬零14人。當時的教育部社教司、高教司就打臉大考中心,直至2006年大考中心仍有一億八千萬的累積盈餘,有盈餘就不該因為預期虧損而漲價,因為大考中心不是「營利單位」。大考中心每年哭窮、喊漲價,10年後的現在,大考中心依舊屹立不搖。
今年大學學測的報名人數為13萬6465人,以大學學測個人報名費1100元為例,2008年至2018這十年間「逐步」減少了13549人,也就是每年短收報名費約一千五百萬元。以2006年大考中心的盈餘一億八千萬元推估,光盈餘就可以支付每年的短收達12年。
而這10年來的報名人數是「逐步」減少,而非一夕大幅減少,何況考生人數減少,試卷成本、試務人員與閱卷人員費用也相對減少。此外,大考中心未曾清楚說明過每年的試務工作需有幾位考生報名才能達到收支平衡。
其次,大考中心漲價的另一個理由就是因為未來考試型態將大幅翻新,國文寫作獨立施測,大學學測數學科將引入非選擇題,數學考試也可能分成A、B卷,學測考試時間將從兩天變成三天等等。諸多成本增加,大考中心說虧損的洞都是他們自己補起來的,只能默默吞下。
筆者狐疑,全世界哪一個國家的考試制度如此朝令夕改、花樣十足?少子女化的當下,教育應著眼在提升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品質,結果大考中心卻拚命「翻新」考試制度。教改主事者疾呼社會不要以成績論斷一個孩子,而大考中心那多如牛毛的考科則不啻打了教改重重一巴掌。
筆者更狐疑,大考中心如何「補」虧損的洞?是大考中心人員不支薪、做義工?還是大考中心高層長官自掏腰包出錢彌補虧損?大考中心不是營利單位,過去的盈餘不是大考中心多有能耐「賺」的,而是國家既定的考試升學制度使得所有學生都要報名參加考試所累積的盈餘。公權力制度讓大考中心成了一隻金雞母,即便虧損,用過去的盈餘填補更是理所當然。
最後,請大考中心公布收支明細,讓社會大眾看看破產的是什麼模樣。今年大學學測的報名費總收入仍有1億五千萬元左右。真的會有收支無法打平、出現虧損的情形嗎?老實說,筆者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