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時事評論

國軍做的比你以為的多更多!

研究人員 宋磊

九月三日軍人節這一天,是屬於軍人的日子。翻開充斥血淚的中華民國史,國軍除順利完成北伐、抗日作戰到國共內戰到最後的捍衛台海安全,任何一場關於國家存亡的戰役均能看見國軍弟兄英勇的身影,過程中充斥著可歌可泣的故事。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國軍皆在國家危難時伸出援手,特別是在二次大戰時期,為粉碎日本三月亡華的企圖,國軍堅持死守各個陣地,當華北、華中陷落時,為體現抗日決心,當時的蔣政府將首都遷至成都,美、英盟軍更藉著「滇緬公路」這唯一通道,源源不絕地將物資運送給國軍直到二戰結束。

未料,二戰結束後國共爆發三大內戰,國軍因長年抗日早已顯得疲憊不堪,加上面對同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國族情節,蔣中正在內外交迫下,選擇撤退大陸移防台灣,並著手進行基礎建設,包括中橫開通、高速公路的建造、港口的擴建等,所有的建設一方面維持提高台灣的經濟競爭力,二方面透過軍人迅速動員組織的能力為國效力。

1996年台灣首次舉行總統民選之際,中共藉機飛彈演習企圖影響我國民心士氣,這時的國軍不巧地處在換裝階段,三軍主力裝備包括戰機、軍艦、坦克等,在新裝備正式服役於前,許多部隊透過老舊的機艦維持戰備任務保護台海安全,更多時候前線官兵為了國家盡力犧牲個人的休假時光,一方面是要遵守部隊命令,二方面是要捍衛台海安全。

然而,台海戰事未正式爆發,社會上竟已充斥排擠國軍的聲音,許多人士在不明究裡的條件下羞辱國軍尊嚴,踐踏部隊榮耀,更甚者,透過民代、媒體刻意的喧染將國軍種種行徑批評的體無完膚,例如,前陣子就有一位網紅批評中華民國大部分的志願役都是廢物;國軍在秉持國家至上的原則下多數選擇沉默,但內心感到十分無奈與無力。

但當天災出現時,國軍憑藉著迅速動員的能力,總是能夠快速移動至災區進行救援。無論是地面部隊的徒手挖掘,或是空中的直升機運輸,加上國軍透過現代戰爭中時常使用的監、偵系統,能及時判斷災區的受災狀況,並且給予需要安置與救護的災民必要的協助。軍人平時的戰備訓練包括事前預警、迅速集結、快速部署訓練等,這些看似冰冷的軍事作戰訓練,應用於災區更顯得迅速、踏實、有成果。

「軍民一體」不但是中華民國國軍隊堅持的原則,以救災方式達成「軍民一心」已成為常態。軍隊能在第一時間前進災區,同時往往也是最後一個離開的救災單位,鑒於未來台灣仍有發生天災的可能,國軍的身影又會現身於災區,國人應給予更多勉勵與敬意,慰勞並感謝辛苦的官兵。

viewpointtaiwan

Recent Posts

台積電與日本合作深化快跑,是因為美國助推?

科技力智庫執行長  烏凌翔  ...

9 個月 ago

民進黨執政下只有人民被電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9 個月 ago

國民黨會在立法院強力監督政府

學術工作者 徐惠 (閱讀全文....

10 個月 ago

新國會應該全力掀開民進黨八年執政遮羞布

資深媒體人  江振義 (閱讀全...

10 個月 ago

中投、欣裕台收歸國有 行政法院為虎作倀!

中華民國法律政策協會副理事長 ...

10 個月 ago

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汪...

10 個月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