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師 謝其政
貧窮世襲現象讓台灣年輕人失去了努力方向,原本寄望透過教育脫貧,但本屬菁英教育的高等教育也發展成全民教育,大學生把打工當正職、學生當副業者眾,職場工讀生多如牛毛,勉強混得乙紙文憑的大學畢業生,似乎除了背負高額的學貸走出校園外,甚麼也沒帶走。
22k低薪陰霾罩頂,媒體總是一再放送且放大此一訊息。總以為政府是無所不能,更天真的以為修法提高基本工資便可揮別低薪。就業市場的低薪,確實是當代年輕人的痛與慟。但為何年輕人必須忍受低薪的工作條件,任慣老闆之剝削與欺凌?與其抱怨,莫如調整心態。
在職場的受薪階級,主要是提供勞務換取報酬。如果你有足夠的專業,掌握關鍵技術;如果你有良好的敬業態度,長官、老闆交付任務使命必達;如果你能不畏險、不怕難、不怕髒,面對3D(Dangerous、Difficult、Dirty亦即險活、難活、髒活)產業亦甘之如飴;又如果你手握多種證照傍身,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是旁人無法取代的;再如果…….。如果上開如果一一都是肯定句,必有識貨的老闆重金禮聘,網羅旗下。如果上開如果一一都是否定句,那,透過立法或是拿張有名無實的大學文憑等等,屬無效作為。
與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相較,台灣勞工之薪資確實汗顏。要提高勞工薪資,勞、資、府三方都有責任,各司其職,方可竟全功。
1. 勞方:高勞工品質,亦即將上文所揭之如果都轉化成肯定句。
2. 資方:有效經營管理,研發高附加價值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強化生產線製程管理,提升產品良率,創造組織利潤,增加就業機會。
3. 政府:以基礎建設為經,高效能政府組織為緯,編織成友善的投資環境;並提供有利於勞、資和諧之溝通平台,以合作代替抗爭,創造雙贏之勞資關係。
要提高薪資,上開3帖藥方只談方向,未提具體做法,因為每個題目都可自成一個專題研究,並非三言兩語便可說清楚、講明白的。筆者要特別指出的是,靠立法這個手段提高基本工資之手段,想達到提高薪資的目的,乃短多長空之方,如有不慎,此方服用之後如飲鴆止渴般,讓不具專業能力、敬業精神不足,從事可取代性高的行業之勞工,既畏冷又怕熱、手怕弄髒又怕險,永遠不會徐圖提高勞務品質,而是躲在立法提高基本工資的保護傘下混日子。
當勞方提供勞務值小於基本工資時,差額由誰來埋單?如果國家機器再以工作權保障之,駑馬與千里馬同廄而食,勞工提供勞務品質江河日下,立法提高基本工資照顧勞方的良法美意恐有引發企業出走、倒閉潮之虞,減少了就業機會,也減少了加薪之動能,那麼,加薪之路就更遙遙了。
方向對了,路就不遠。低薪的陰霾如孫行者頭上緊箍咒,緊緊的箍住了執政團隊施政。民進黨向以穿草鞋起家自詡,支持者以勞工群眾為大宗,《勞基法》在1年內2修,修出了勞工之怒。為提高薪資,基本工資自2018/1/1起,調整為每月22,000元,基本時薪140元,漲幅4.72%。勞動部更表示,依此漲幅,基本工資達每月30000元之願景不遠矣!
在台灣民主化的進程中,選票、民意左右施政方向,有太多的妥協與討好。專業與理想放兩旁,選票與民意擺中間。基本工資應若干?屬專業判斷,斷非菜市場喊價,從總統的口中說出基本工資每月30000元之願景討好勞工,揆諸現實面,若以選票考量,政治力介入,驟然調高基本工資,逐年將基本工資調漲4.72%,當基本工資達30000元之日,卻很可能因錯誤的施政方向,導致勞工素質低落、資方徹資、倒閉,就業機會不足……等現象,引發經濟蕭條,台灣勞工低薪罩頂之陰霾將更難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