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台灣要做冷戰活化石嗎?

15 10 月 , 2018  

研究人員  宋磊

 

美中關係下的台灣向來最為尷尬。台灣只要稍偏對岸或美國,皆會引起另一方的質疑聲浪。

不可否認的,兩大之間的台灣時常有所委屈,對比中華民國建國以來,馬前總統應是歷任元首中,可以同時顧好兩岸關係與台美關係的領導人;在他任內不但透過九二共識獲得對岸的政治信任,台美關係中,台灣無論在經貿、國防、政治皆獲得美國的高度信任,並獲得區域和平者的美名。

蔡英文上任後,「親美遠中」的態度顯而易見。雖然兩岸朝向「熱對抗」的機會不大,但蔡英文在這次的國慶演說中,附和美國副總統潘斯在前些日子以「冷戰活化石思維」批判中國的立場,「不會向對岸屈從退讓」的說詞,在國慶講稿中更被大陸視為挑釁。

蔡政府無視台灣的地理位置其實是「近中遠美」的屬性,雖然台美關係在未來仍有升溫的趨勢,但兩岸關係的高層對抗,儼然已讓台灣成為冷戰的活化石。

由於蔡總統今年的國慶談話中,「抗中」字眼頻頻,因而再度淪為對岸批判的焦點。無奈府方忽視兩岸關係的重要,為要顧及台美關係,政府似乎打算拋棄兩岸之間多年來的友誼/利益,正式向美方發出靠攏的訊號,以獲得美國友台的保證。

對台灣而言,兩岸、台美關係都很重要:經濟上,中國大陸仍是台灣第一大出口國,文化/教育上的連結與互動更是早已密不可分;國防上,本文認為,雖然台美之間的軍售仍會持續進行,且以川普商人的個性,未來美國對台軍售的金額/項目將朝向只增不減的路線前進。然而,蔡政府仍須慎重以對。

一方面應思考,如何向美方採購符合中華民國安全的裝備,二方面面對自身的國防預算限制,政府高層也必須衡量國家財政有無能力採購/保養相關裝備,切勿因美國一時友台政策的出爐而亂了執政方寸。

究竟美國是否夠重視台灣?本文認為,若從文化、歷史背景來說,台美之間的合作與利益確實是歷屆政府關心的重點,畢竟台灣早年是在美國的協助下度過險難,但也不能忽視70年代美國拋棄台灣的歷史教訓。

鑒於時代的變化,現在的中國大陸已是世界第二經濟體,面對美國的民粹主義全面崛起,蔡政府似乎打定主意跟隨老美的路線來對抗中國,因為這會讓台灣再度重回冷戰老路;此外,若政府仍陷入僵化的對抗治國路線,就是忽視大陸在全球的經濟影響力,這樣蔡政府就是任由民粹帶領台灣,後果將對台灣不利。

美國貴為世界強權當然有條件與大陸對抗,然而台灣呢?除了兩岸實力的差距,還要考量到台灣有超過數百萬的台商家庭在大陸工作、讀書,經濟上有40%出口到至對岸,而地理上兩岸距離不到200公里,文化上更同屬「中華文化」…兩岸的關係是如此密切,相近的人事物如此之多。台灣「聯美抗中」的條件在哪裡?

, , ,

By



Recommended